周瑜出装已改!已成T0法师,日暮成上分神器,具体打法如何?
自从新版本法师装备改版后,日暮之流成为了当前版本的法师神器,日暮之流的持久穿透性使得一些远程消耗的法师大放异彩,而周瑜就是在此列。周瑜的烧塔流配合改版后的痛苦面具和日暮之流续航能力极佳,是当前版本当之无愧的T0法师。今天就和一起聊聊,周瑜的推塔流具体打法。
一.出装推荐:
周瑜是半肉法师,新版本将周瑜定位成持续输出推进型法师,因此出装上推荐半肉输出流:抵抗鞋+痛苦面具+噬神之书+日暮之流+极寒风暴+不死鸟之眼,痛苦面具、吸血书和极寒风暴是周瑜的核心装备,周瑜并不是一个需要依赖法术强度的英雄因此博学者之怒可有可无,并不需要出,日暮之流配合周瑜的二一连招有比虚无法杖更强的穿透性推荐使用,最后一件看情况出,刺客多就改换辉月,控制多就改换炽热支配者。
二:实战讲解:
玩好周瑜首先要么明白周瑜并不是一个单体作战的输出型法师,而是用来推塔的团战型法师,磨塔是周瑜玩家必须掌握的技巧,因此对线时记得要经常向防御塔里扔火堆。一级时周瑜是整个峡谷最强势的英雄,出门快速学习二技能,清空第一波兵线后最好能去敌方野区反野偷猪,要知道周瑜火堆烧野怪的速度是不亚于打野英雄的,一定要利用一二级的强势期抢夺资源为自己创造优势。在和敌方对战时尽量二一技能吹出的火堆覆盖到对面,周瑜二技能自身的火是明火一技能东风浩荡吹出的火是暗火会对敌人造成125(+17%法术加成)的伤害,火区最多能存在五个,所以掌握吹风角度很重要,另外被刺客展示突袭可以现在脚下放一堆火然后一技能将敌人吹开到火区上趁机释放三技能眩晕敌人,(注意背吹使吹开的方向最远)二三连招一套反杀。
周瑜的烧塔技能源自被动引燃,普攻和火焰会对敌人和敌方建筑叠加引燃印记,持续4秒,叠加4层后目标被引燃,我们在对线时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节省技能,一堆火加吹出的火堆加两下普攻就可以完成烧塔,并不是火堆越多对防御塔的伤害越高的,因此不要盲目放火堆。2020世冠小组赛中GOG对阵VE时就利用了周瑜推线快的特性直接爆掉了中路二比零15分钟就结束了战斗,可见周瑜推塔流的强大。
周瑜在新赛季借助装备的东风崛起的很快,喜好法师的小伙伴们不妨多练习这位有输出生存率高的推塔英雄,或许能收获十分快乐的体验哦。
哈喽,大家好,我是游戏小瓜瓜,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一聊周瑜这个英雄啦。
虽然周瑜不是那种血妈carry的英雄,但是强度绝对称得上t1,甚至t0法师,得益于新版本带来的新装备日暮之流,周瑜的二技能可以持续造成伤害,多段伤害和日暮之流简直就是珠联璧合,这也就意味着周瑜这个英雄在这个版本当中的出装和上个版本是有了很大的区别,留在这里小编就需要为大家介绍一下,毕竟肯定有一些玩家想用这个英雄来上分的,即周瑜出装已改!已成T0法师,日暮成上分神器。
出装推荐:周瑜不吃法强,半肉就足够用来打伤害,出门可以法穿鞋,后期换抵抗鞋,然后大面具+日暮+血书+冰心+魔女,出装也不是固定死,可以根据对方英雄进行调整。这套出装极大的增加了周瑜的生存空间,当然也不能和对面高爆发战撸,铭文就是法师通用即可!
具体打法:玩周瑜主要是火要放的准,一技能是反推神技,多利用一技能推人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是比村夫那些技能强多了,周瑜站在火里可以回血,加上吸血书,很多头铁怪喜欢和周瑜站撸,只要装备足够,就可以教他做人。
对战细节:开局不需要辅助,直接扔俩二清线、然后去对面野区偷小野,如果对面打野在就走。别断了自己的节奏,周瑜属于偷野贼快的,能脏一点就脏一点。
好啦,以上就是小编的观点,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哈!
王者,周瑜百科?
周瑜,是腾讯手游《王者荣耀》中的法师型英雄角色,原型是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周瑜。
周瑜是一名团战消耗型法师,三个技能的CD都比较短,若连续释放则可以瞬间造成大量伤害。另外,技能给目标打上的印记会在下一次技能命中时产生晕眩或增伤效果,印记本身同时也会持续损耗敌方生命。
攻略
角色介绍
当太古时代逐渐落幕,大陆一度陷入混乱。唯有东部三地幸运避开战祸,依旧生机勃勃存续。尔后经由稷下所传承的文明之火,更使三地各受其益:魏擅铁器锻造,蜀擅机关,吴擅造船。 东海和远航造就了江东的富庶。船,便是吴地命脉,统领这些命脉的乃当地豪族们。他们垄断船只和航线,高高在上安享奢靡,却对街头的潦倒者视而不见。他们偏安一隅沉迷于醉生梦死与长生术方,却对吴地的破碎毫不关心。周瑜生于这些江东名门之中,有一个问题于心中萦绕不去: 吴地,会成为什么样的国家? 怀抱求索的决心,青年远道就学于稷下学院。夫子的教导没有给予直接答案,反倒出身蜀地的同学诸葛亮,对他造成不小的心理阴影。学子们日夜辩论着,使大陆长久秩序安宁的,是知识,金钱抑或权力。而他只能咬牙接受永远屈居次席的事实。 但青年坚信自己的正确,于是回到江东后,便谋划着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去实践
三国时期英雄人物诸多,苏轼为什么唯独喜欢周瑜?
苏轼是一个家世不错,想走仕途的杰出文人。所以他最佩服的也是和自己身份有些类似文人。曹操、孙权这样的君主,关羽、马超这样的猛将被排除了。而三国最杰出的文人大臣不过周瑜、郭嘉、荀彧、诸葛亮、贾诩等人。其中文化修养高、道德品质没有瑕疵的也就周瑜、荀彧、诸葛亮。苏轼自认为怀才不遇,最羡慕的肯定是年少成名,官居要职的人。周瑜风流倜傥,书香世家,文学乐律精通,小小年纪就成为江东集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股肱之臣。这和苏轼的身份、理想都十分接近。所以苏轼最佩服周瑜并不意外。话说周瑜要不是去世太早,益州都要拿下来。刘备混不好,也就没有诸葛亮出头之日了。
翻开正史,真实的周瑜乃是接近完美的古今第一儒将。
1 风度儒雅
“羽扇纶巾”常被今人借以描绘诸葛亮,以突出他的儒雅。但其实“羽扇纶巾”的真正主人是周公瑾。周瑜出生于世家大族,从小就饱读诗书,精通兵法,长大后能文能武,风度儒雅。他不仅精通音律,还谈的一手好琴(传说与明曲《广陵散》并称的《长河吟》就是周瑜所做)。当时民间流传着:“曲有误,周郎顾”。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到:“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撸灰飞烟灭。”可见古今第一儒将之风度,让人心折啊!
2 才能卓著
孙策在临终前,留给孙权这样一句话:“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可以说,将东吴防范外敌,开疆拓土的事尽于付周瑜,还不担心周瑜反叛。可见周瑜才能之卓著,德行之良好。周瑜之名真正流传千古的是源于三国最重要的一场大战——赤壁之战。时任东吴大都督的周瑜以3万精兵击败号称80万的曹操水陆大军(有学者认为是10万至20万)。
至于《三国演义》中提到的“舌战群儒”“借东风”并不存在,是虚构的。而“草船借箭”也并非诸葛亮所为。赤壁之战真正的英雄只有一个,那就是周瑜。年轻的大都督周瑜,以其非凡的胆识与过人的谋略,以少胜多,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大家觉得周瑜如何,请评论告诉我!
苏东坡当时人在赤壁,东坡先生没读过《三国演义》(那时候还没有),他读的是《三国志》,因此他很清楚,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时就是个配角,甚至是跑龙套的,赤壁之战的猪脚是周公瑾。另外,苏东坡当时政治失意,很郁闷,周瑜人长得又帅,还有小乔这样的娇妻,年仅33岁的周郎指挥千军万马,打败不可一世的曹操,立下不世功勋,震动天下,名垂青史。不难想象,苏东坡心理那种羡慕、崇拜和向往。
三国时代是群星闪耀、英雄辈出的时代,后代的人对三国人物的品评非常多,苏东坡是北宋文坛的著名天才,书法、绘画、文章无一不精,他点评过很多三国魏晋人物,其中他对周瑜确实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他写过一首名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堪称千古名篇,词中的“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对周瑜的形象描写得十分传神。因为周瑜符合历代文人心中的美好形象设定,他风流儒雅,雄才大略,还弹得一手好琴,这在古代是一项非常高级的技能。民间流传的”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就是他给人形成的印象。
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受到贬谪,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就是在这段时间写了这首名词,也寄托了他自己的压抑而激动的情绪。因为遥想周瑜当年在三十多岁时已经建立了不朽功勋,所谓”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是非常让人羡慕的事情。而苏东坡自己年近半百却遭遇了巨大的挫折,所以他对周瑜这个人物非常喜欢,也非常羡慕。所以他描写周瑜的句子,都是充满青春朝气和浪漫色彩,称为周郎。
苏东坡被贬为团练副使的地方是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这里的赤壁并不是三国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那个赤壁,赤壁之战中的那个赤壁在今天的湖北省赤壁市。苏东坡是知道他写词的这地方并非三国战场的,所以在词的一开头就说明了”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特意说了”人道是“,就是很多人以为的意思。他描写的”羽扇纶巾“的形象,是指周瑜,这是三国魏晋时的一种流行装扮,并不是指诸葛亮。
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并不是后来《三国演义》小说中的那种用来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而是一个真正的儒将,是一个真正的大英雄,他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和预见,是远在同时代大多数人之上的,而且他还是一个出将入相,文武双全的人物,所以苏东坡对周瑜的历史形象非常喜欢。
周瑜点将台,周瑜在火烧赤壁的确是主角,没有周瑜火烧赤壁,就没有刘备和诸葛亮后来蜀国,周瑜不联合诸葛亮最多的结局就是和曹操合,孙权估计还是大的诸侯,周瑜还是大将,也不会这么早死,刘备诸葛亮就不一样,曹操这个时间绝对不会留刘备,抓住就是死,而且很松松的就能抓住他,要兵没有兵要钱没有钱,就省关张赵大奖,智囊也就诸葛亮一人,曹操智囊众多,大将也多,兵也多,曹操最想打的是刘备,而且东吴能够投降最好,因为和东吴以前没有仇恨,也就是没有办法称王,但幸福都有……
周瑜不死便无三国,他的“二分天下之策”到底有多厉害?
先了解周瑜的”二分天下之策“是什么时候提出的,主要的内容是什么?这样才能回答这问题。
周瑜在孙刘联军于赤壁之战大破曹操,并于南郡退曹仁,向孙权提出囚刘备、离关张,先瓦解刘备集团,但是孙权没有采纳。后再提出"吞益州、并张鲁、结马超、据襄阳以蹙操”二分天下的计策。陈寿《三国志-周瑜传》记“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
这个就是周瑜的“二分天下之策”,在笔者看来,就算周瑜不死,他的这个计策也有可能是不能实现的,曹操和孙权二分天下也不可出现。因为东吴集团忽视了以下几个原因:
1、刘备的因素:赤壁之战后,刘备已经实际上掌控了荆州南部五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外加江夏一部分,实力已经大涨,而且益州是诸葛亮在“隆中对”给刘备提出的立足之地。周瑜想撇开刘备吞益州,但中间隔着刘备。刘备从诸葛亮“隆中对”提出三分天下的计策,就视益州为囊中之物,不可能允许周瑜染指。而且益州刘璋和刘备都是汉室宗亲,不排除两刘联合抵御东吴集团。
2、曹操的因素:赤壁之战后,曹操集团对东吴的威胁比没有消失,只是曹操改变了策略,固守襄阳一线,加紧长江防线,不主动出击,但是暗中煽风点火。如果东吴吞益州、并张鲁,曹操必然回南下攻打东吴,且不排除曹刘联合的可能性。
3、益州的因素:刘璋父子经营益州多年,根深蒂固,手下是兵多将广,虽然是进攻不足,但防守是绰绰有余的,要不也不能和汉中张鲁相持十几年。而且蜀地易守难攻,地形复杂,东吴从水路入川长线作战是极其不利,后勤辎重什么比较难跟上。看刘备入川吞益州就知道攻打益州的难度有多大。刘备是刘璋请进益州,在有法正、张松等人做内应,蜀中地形和兵力部署都探的清清楚楚,背靠着自己的地盘荆州,做足了各种工作,还用了三年时间。周瑜这边只有甘宁是益州人,但是论熟悉度,甘宁远远不能与法正、张任相比,这种情况下,周瑜进攻益州,几年会打得下来?
4、东吴的因素:周瑜是和孙策一起起兵打下江东的,和孙权不是一路人。孙权就算同意周瑜的计策,但是在军中必然会给周瑜有所限制,担心周瑜取得益州之后会护持孙策之子为江东之主,造成江东的分裂。这个假设性是可能存在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就是周瑜不死,二分天下也不太可能实现。
周瑜和孙策同岁,两人齐心协力平定江东,打下了江东这一片基业。不久,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拥护孙权,掌握了兵权。建安十三年 (208年),赤壁之战中,周瑜和刘备联合,大败曹操,后又率军大破曹仁,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此时,周瑜提出了与隆中对齐名的“二分天下之策”,并准备实施。有人说如果周瑜不死,顺利实施二分天下之策,就不会有后来的三国了。这是真的吗?
个人认为如果周瑜实施“二分天下之策”,依旧改变不了三国鼎立的结局,分析如下。
其一,周瑜的“二分天下之策”是在赤壁之战后提出的,依然有很大的难度。《三国志》中记载: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
以上就是周瑜给孙权提的“二分天下之策”,大意是吞并益州刘璋,和马超联盟,一同抗击曹操,瓜分中原。赤壁之战后,东吴上到孙权、周瑜,下到普通士兵,都信心满满,认为自己能够打败北方老大曹操,天下无敌了。他们信心倍增,尤其是在周瑜打败曹仁占领南郡后,更加小觑天下英雄了。此时天下形势为,曹操新败,采取守势,而刘璋暗弱,占据南郡,也就占领了半个荆州了。
此时,周瑜适时向孙权提出,攻取益州,联盟西凉马超,一同瓜分中原。站在东吴建功立业角度考虑,是有好处的,能够利益最大化。可是,难度很大,虽然曹操在赤壁惨败,根基犹在,实力雄厚。而益州刘璋虽然软弱,可是地大物博,兵多将广,最主要的是蜀地易守难攻。因此,难度很大。
其二,周瑜的“二分天下之策”,东吴和西凉相距千里,没有配合,很难实现战略目标。从周瑜的“二分天下之策”可知,他把与自己并肩作战的盟友刘备集团排除在外,重新找了一个盟友,就是兵强马壮的西凉马超。西凉铁骑一直以能征善战著称,当年的董卓,对抗关东十八路诸侯,不落下风。现在的马超,少年出名,“不减当年吕布之勇”。
周瑜舍弃弱小的刘备,联盟强大的马超,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马超铁骑比弱小的刘备势力强大,是很好的外援。可是,马超远在西凉,而周瑜却在江东,他们两位相隔千里,都是势单力孤,很难有效配合,也就很难实现战略目标。
其三,周瑜的“二分天下之策”高估了自己,小觑了敌人。
周瑜想的很简单,有点想当然了。他觉得曹操兵败赤壁,短时期内很难恢复元气,自己只要摆平刘备、益州刘璋,汉中张鲁,天下可得。殊不知,刘备、刘璋、张鲁,没有一个善茬。如刘备参与剿灭黄巾军、讨伐董卓,北方与曹操、吕布争霸,虽然失败,可是每次都能东山再起。
刘璋继承刘焉,成为益州牧,父子两人在益州经营多年,根深蒂固。他进取心不强,防守还是搓搓有余,如刘备打了数年,才艰难打下来。汉中张鲁,宣扬五斗米道,仅仅凭借汉中,就能和刘璋分庭抗礼,十几年,不分胜负。反观东吴军队,善于水战,可是在益州陆地、丛林,就不一定厉害了。他们只是善于水战,在陆地上,他们的优势荡然无存,很难打过曹操及刘璋铁骑。
总结:周瑜不死便无三国,这显然过分夸大他的“二分天下之策”了,历史的轨迹不会因为某一个人而改变,即使“卧龙”诸葛亮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在六出祁山无果后,病逝于五丈原。因此,即使周瑜不死,也很难顺利实施他的“二分天下之策”,还是会有三国的。“二分天下之策”不如陆逊的联盟刘备来的实在。
周瑜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周瑜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