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之所以无法在三国争锋,是因为手下没有出色的谋臣和武将吗?
袁术先在南阳,但是没站住脚,不得已只好继续往东,到了淮南。到淮南之后,才算是有了比较稳定的根据地,站住了脚。当时东汉已经崩溃,中原板荡,群雄并起,袁术是四世三公的袁氏之后,又是嫡子,本来是很有优势的,但他却没能成事,反而成为第一个僭号称帝,然后又被消灭的军阀,成了三国时人口中的笑话。
为什么在淮南没能成功呢?只要看看淮南是在什么时候才崛起就行了。淮南真正在经济上崛起,实际上是在唐朝,人口也很多。而在前三国的汉末时期,淮南开发程度还不高,人口也不多,但地理位置却不好,北边是中原,东边是大海,南边是江南,西边是荆州辖区,并不算富庶的地方,却要面临如此之多的竞争对手,地理位置并不算好。
所以,袁术不仅是面对北边的曹操的时候,没有多大优势,就是面对荆州的刘表,他也同样没有多少优势。甚至在吕布占领徐州的时候,袁术想和吕布结盟,也被吕布拒绝,显然是看不起他。一直到吕布已经被曹操包围,走投无路,吕布才同意投靠袁术,但那时候为时已晚,袁术救不了吕布,也救不了自己。吕布被灭,下一个就是袁术。
要以淮南为根据地,北向以争中原,关键在哪里呢?首先是派偏师收取江东。江东地区在汉朝时期开发程度非常低,人口也很少,但地方很大,汉末战乱的时候北方人口大量迁徙,进入这一地区。诸葛亮就是在曹操进攻陶谦时,跟着他叔叔从老家琅琊出发,到了江东,然后前往荆州的。所以,如果要在淮南有所作为,首先就是要收取江东,作为后盾。
袁术确实也这么做了,但他派去的两个人,一个是孙策,一个是周瑜。孙坚死后,孙氏一家就投奔袁术,依附于他。孙策成人之后,向袁术请求把他父亲原来的部曲还给他,他可以为袁术收取江东。袁术同意了,孙策确实也很快就占领了江东地区,但孙策自己却成了袁术的敌人,袁术控制不了。周瑜也在和孙策合作了一段时间之后,离开袁术,投奔孙策去了。
袁术另外一个失策之处在于,淮南之于北方,其实就是在东南一隅,所以和益州一样,不太容易受人攻击,可以做根据地的,但在淮南建立根据地之后,如果要保持对北方的威胁,就必须马上进取徐州,以此为进攻中原的根据地。徐州历来是四战之地,不能做根据地,但对淮南来说,如果要自保,则必须占住徐州,就如同益州如果要自保,就必须占领汉中。
但袁术这时候在战略上对徐州不够重视,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而是四面出击。一会儿进攻徐州,一会儿试图进攻刘表,实际上,进攻荆州对已经在淮南站住脚的袁术来说,意义并不大,无论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不会对袁术有太大帮助,远不如徐州的重要性。但袁术在对徐州的问题上,始终是抱着机会主义的态度,没有决心。陶谦死的时候刘备继任,袁术不取,吕布占领徐州的时候,袁术仍然不取,坐失机会。
相比之下,曹操在控制徐州的问题上就非常坚决,从陶谦时期开始,一直到吕布时期,曹操多次进攻徐州,一直到最后消灭吕布,占领了徐州。这时候,孙策也已经占领了江东,并且很快就建立了稳定的统治。这之后,袁术就只能坐困于淮南,就像一只被别人用钉子钉住了的蝎子,再折腾也没有用了。
淮南的地理形势就是如此,虽然也是一个独立的战略区,但实际上地盘不大,回旋余地很小,是比较难以支撑起一个比较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的。三国后期,曹魏发生了著名的淮南三叛,王凌、毋丘俭和诸葛诞先后在淮南发动叛乱,但都被司马氏消灭了。毋丘俭和诸葛诞还是在得到了东吴的大力支持的情况下,同样被消灭了。
淮南作为一个独立的战略区,唯一成为一个独立政权,实际上就是在南唐时期。这是因为,淮南在唐朝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财政依赖江南地区,对淮南非常重视,下大力气经营,所以淮南才能成为唐朝在南方比较重要的藩镇势力。在唐朝崩溃之后,才能够出现南唐这个割据势力。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大家知道曹操对袁术的评价是什么?
冢中枯骨。
什么叫做冢中枯骨,就是坟墓中的死人。
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个极为轻蔑的称呼。
古代富人死后,埋在坟墓中会有很多陪葬品,价值连城。但是,人已经死了,变成一堆枯骨,是无法保护这些陪葬品的。
曹操认为,袁术就是这个死人,虽然兵精粮足,地盘很大,手下将领很多,一样不堪一击,最终会完蛋。
为什么会这么说?主要还是袁术能力太差,甚至可以说是个大傻鸟,傻到了一定的高度。
袁术本来是袁家嫡传的儿子。什么叫做嫡传,就是正妻生的儿子。古代非常重视嫡传和庶出的区别,而哥哥袁绍却是庶出。原则上,袁术才是四世三公袁家的继承人。
即便如此,仗着袁家的实力,袁术也是很强的。什么叫做四世三公,也就是从高祖父开始三代人,都是总理、副总理这种最高官员。大家注意,袁家不是一代如此,而是四代如此。
所以,袁家在汉朝的势力极大,一说官员有接近一半都是袁家的朋友甚至门生。
袁术凭借这个关系,不费吹灰之力,就成为南阳郡的土皇帝,随后地盘逐步扩大,地盘甚至比哥哥袁绍还大,军队少说有十多万人,连孙策都是他的部下。
而袁术第一没有政治能力,第二没有军事能力。
南阳郡本来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大郡,也是极少数没有被黄巾之乱波及的地方,富甲天下。
然而,仅仅几年,南阳郡就被袁术折腾成人间地狱,民不聊生,人间减半,可见袁术的政治能力。
袁术其他控制区,也是如此。他根本不管老百姓死活,肆意修建宫殿,骄奢淫逸,妻妾有上百人,全部都是绫罗绸缎,吃饭穷奢极欲。他自己开心,地盘上的老百姓大面积饿死,甚至人吃人。
再看军事上,袁术军事战略头脑非常低下。他有10多万军队,然而几乎没有打赢什么战斗,唯一的功绩就是打败了实力弱小的刘备。在面对实力大大不如自己的曹操甚至重振旗鼓的刘备时,袁术压根不是对手。
而且,袁术几乎是四面树敌,甚至同大哥袁绍都反目,互相攻击,这还能有个好吗、
而袁术最失败的一招,就是自己宣布称帝。
当时是汉代,在推翻秦朝以后,刘家已经执政数百年之久。袁术作为一个二流军阀,竟然冒着天下大不违称帝,等于将自己变为充实之地,任何盟友都会迅速同他保持距离,部下也纷纷脱离怕惹祸上身。
可以说,袁术就是一个很垃圾的官二代,手下有再多能人也没用。
袁术的可悲之处就是出身太显赫,什么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使这个嫡出的家伙比之庶出的袁绍更加不知天高地厚。在东汉末年这个重门第出身的时代,给袁氏兄弟戴上了一层耀眼的光环。实际上被人称为冢中枯骨的袁术,一向妄自尊大,不自量力。骄傲自己的出身和地位,看不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使得他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虽为一方诸侯,却得不到真正的人才。在三国靠武力争雄的时代,仅凭纪灵那点本事是没有资本敢造逆称帝的。袁术手下人才不济,且自己充其量也就是井底之蛙,偏要逆天造反称帝,岂不是自取灭亡。
三国杀身份局中,内奸的胜利条件最为苛刻,于是这个身份也最能体现玩家的素质和水平的。但总有玩家喜欢开局就表明自己的内奸身份,然后怂恿大家跳反,这种行为往往得不到玩家的支持,于是被迅速集火阵亡。跳出游戏看历史,袁术大致就扮演了这么一个“撕票”的内奸。
论身份,袁绍是庶出袁术是嫡出,按理来说袁术应当比袁绍人气更高,但之后袁绍被过继给了他们的大伯做儿子,于是袁绍的地位青云直上,同为豪门的二袁也吸引了不少江湖侠士来投奔,这个阶段,可以说兄弟俩的差距并没有多么明显。之后群雄割据,二袁也慢慢扩张自己的势力,袁绍占据了富庶的冀州袁术则联合公孙瓒、陶谦、孙坚等人慢慢计划去拿下豫州和荆州等地,之后的豫州之战更是以孙坚的获胜而告终,所以说别管袁术手下有没有强将,其一贯使用的“合纵连横”之术也能让他在诸侯间站得住脚,这个时间段的袁术也没有什么大的毛病。
之后袁术派孙坚去收拾刘表,万万没想到孙坚战死于襄阳,得知这个消息的袁术一下就懵逼了,虽然他一直是在利用孙坚,但孙坚的军事才能对他来说还是不可或缺的。在袁绍、曹操等势力越发强大的情况下,袁术知道是时候需要一个时机去出兵收拾一下敌人们了。不知是天助他还是天要亡他,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一天朝廷突然下旨封金尚为兖州刺史,当时的兖州刺史是曹操(这个刺史是大嘴封的,也就是说朝廷表示不承认大嘴的做法),金尚可没胆子去和曹操说“哥来了,你走吧”之类的话,于是他看中了袁术,决定依附于他。袁术看见金尚来投乐坏了,心想这就有了攻打曹操的机会。
袁术此战明显是小瞧了曹操,也高看了朝廷,他觉得以天子的名义去讨贼定会受到各路诸侯的支持(当时的朝廷还是被李傕等人把持着),最终大获全胜,于是他亲自领兵,也没带手下战斗力最强的孙氏集团(就是孙笨啦,不过此时孙笨也早已有了自己的小九九)。等到袁术大军兵临城下时,曹操没有任何的慌张,他知道袁术和他哥一样说的比做的好听。果然这场战役以袁术的惨败告终。
此时袁术手下叫得上名字的武将有纪灵、张勋,这二人在史料中并没有什么可吹的战绩,而文官最出名的叫杨弘,杨弘曾建议袁术攻打刘备,好像也没其他能说上话的谋士了。之后袁术大胆称帝,群雄前来征讨,袁术撑不住了,又一次脑洞大开想把帝位禅让给袁绍,曹操这时候抖了个激灵,命袁术一生中最讨厌的人刘备去截击他,然鹅,大兵未到,袁术在半路就病死了。
所以说,论出身和综合实力,刘备比袁术差了100个陶谦,也不能将袁术的失败完全归结于人才不足上,人家刘备的表现可是远远强于袁术啊。这袁公路看似有着比袁本初更大的野心,但不巧的是他比他的大哥更加“窝囊”一些。在电视剧新《三国》中,陈建斌得知袁术称帝后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开会,说自己瞎了眼居然醋把庸人看成了豪杰。这一段里陈建斌的表演虽略显浮夸,但他说的话大概就是众多诸侯一致对袁公路的评价吧~
文/车逻辑的逻辑
玉玺在手,天下我有~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三国争锋手游攻略大全》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