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成了斗战胜佛后他快乐么?
孙悟空生性顽冥,他天生崇尚自由,在斗争中寻找快乐!孙悟空随唐生取经之后,被封为斗战胜佛,看似大功告成,修成正果,但对孙悟空来说并不是好事,可以说他并不会因成佛而感到快乐。凡世有凡世的框框,佛界有佛界的道道,成佛之后,孙悟空就要按佛界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上不能越界,下不能乱来,对孙悟空来说何谈来去自由的快乐。再说,孙悟空只有在战斗中逢遇对手,他才能彰显技能,克服困难,最终在战胜困难后享受即得的快乐,而他成为斗战胜佛之后,他便难遇敌手,一切都变得简单,不具有挑战性,又何谈快乐呢?因此说,一个人的快乐,不是给予他看似光鲜亮丽的东西,而是给他适合他的东西!孙悟空成为斗战胜佛后,虽去掉了有形的“紧箍咒”,却给他戴上了无形的“佛规”!
孙悟空成了斗战圣佛并不会真正开心。他成为斗战圣佛只是“大隐隐于朝”而已。
一.出家为和尚的初衷并不是因为有佛心。
孙悟空出家主要有两个原因:1.逃离五指山山洞的围困。2.报答唐僧的解救之恩。
孙悟空从未真心爱佛,从未真心想要在佛家清心寡欲中度过余生。但因本事不如如来佛祖,若不出家,可能永远要被困在无聊的山洞中。出家虽然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山洞”,但空间和自由度要大上许多。所以孙悟空为了逃离五指山山洞,自然会选择出家。
悟空虽然顽劣,但本质上不是一个大恶之人。内心非常重情重义,这从他为一只老猴死亡而伤心欲绝,为了救猴狲,大闹地府,可以看出来。唐僧救了孙悟空,孙悟空感激不尽,誓要跟随唐僧报答他。真正让孙悟空臣服的不是佛家,而是唐僧对他的解救之恩。在取经过程中,孙悟空对唐僧的百般照顾与容忍可以看出孙悟空俨然把回报唐僧当成了人生重要的内容。
二.孙悟空天性中的自由、卷狂、铮铮傲骨不会被轻易改变。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本性不是那么容易被改变的。既然如此,孙悟空为什么会成为斗战圣佛呢?其实,这只是形式上表面上的臣服,这是孙悟空面对强大的天权佛权,暂时隐起了自己的锋芒。可以说是一种识时务,是一种在缝隙中游走的自由。
孙悟空看清了形势,以一己之力难以对抗天权佛权,所以改变了自己的锋芒毕露,以一种更圆滑的方式,去活成自我。所以斗战胜佛并不能使孙悟空发自内心的真正快乐。
三.从吴承恩的创作意图上来看,孙悟空成为斗战圣佛,表面上取得了正统的认可,成为正统的一份子。但实际上这里面蕴含着一种无奈的悲哀。
封建权利对自由性灵的桎梏,对鲜活个体生命的打压。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读出这一点。但我个人认为《西游记》是蕴含悲凉意味的。
四.孙悟空对权力并无概念,从未想过从权利中活得什么,一切都是为了好玩儿。
虽然他对弼马温的身份很介怀,但他真正介怀的是天庭对自己的轻视与耍弄,是自尊被践踏。
当时,玉帝若给孙悟空一个名声职位比较高的闲职,不给他任何的实际好处,孙悟空都会非常开心的。因为他要的只是被尊重。他只是有些心高气傲,并非真正的追名逐利之徒。
所以,斗战胜佛也只是个虚名。孙悟空并不会因为这一虚名就乐得睡不着觉。
以上只是个人看法,欢迎探讨。
我认为孙悟空是开心的!
这是一个草根青年经过奋斗,逆袭进入体制内的励志故事!
他出身不好,是石头里崩出来的,来路不明,没有任何政治背景。但好在天资聪颖,好学上进,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漂洋过海到海外留学,学得七十二变。然后积极向天界体制内发展,但因年轻气盛,生性散漫,惹是生非,遭到天界集体抵制。并联合西方佛界给予了压在五行山五百年的严重处分。好在佛界最高领导人如来佛祖发起了一个取经项目重大工程并由观音出任项目总监,开始招募团队组建项目组,唐僧作为项目经理早已内定,因为他本就是如来弟子金蝉子转世。八戒沙僧也是原天界体制内公务员,只不过都和悟空一样受过处分,一个被投猪胎,一个被贬流沙河。难得这次有机会才能被佛界重新启用,他们都知道只要完成取经项目,就能重新积累政治资本,进入佛界体制内并评上职称,也就是所谓的修成正果。
孙悟空一路保护唐僧,降妖除魔,历经磨难,走了十万八千里,经过项目的磨练,思想和政治都成熟了很多,而且勇于担当,作风正派,既不像沙僧老实无能,也不像八戒好吃懒做,更加不好色,当年大闹天宫,在蟠桃园把七仙女定住了,然后自己却去吃桃了。
就是这么个优秀青年,靠自身努力,成功跻身佛界体制内,最终经过干部考核被评为斗战胜佛,相信他的内心是无比满足和快乐的。
孙悟空成斗战圣佛之后,他不会快乐。他是斗战胜佛,如果他的内心也真正成佛了,那么他是无喜无悲的,何来快乐之说;如果他的内心没有真正成佛,那么大肯定是不快乐,因为孙悟空向往是自由自在的生活。
孙悟空最快乐的时光,应该是刚出生在花果山,然后发现了水帘洞之后这段时期。他发现了水帘洞,做了猴子王。如今有了遮风挡雨的水帘洞,洞里的家具一应俱全,满足了居家生活所需。猴王带领着他的猴子猴孙,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尽情地享受着天伦之乐。原文是这样描述的:“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是以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可惜这样的生活不能长久。“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泪来。”为什么好好的喜宴,猴王却伤心地流下眼泪。原来猴王伤心的是,这样快乐自由自在的生活却不能长久,因为猴子的生命也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死去。老猴了解了猴王的心思之后,就建议他去学长生不老之道。于是猴王拜别了猴子们,漂洋过海寻找长生知道去了。
猴王幸运的遇到了菩提祖师,不仅学会了长生不老之术,更学会了其他的高超的本领。学了长生不老之术的猴王,跳过了轮回,应该快开心快乐了,实际上大却并不快乐。
有了一身的本事,想要的就多了,欲望就此膨胀起来,首先是枪武器,接着是上天为官,之后说皇帝要轮流做,结果被压在五行山下,失去了自由。
孙悟空真正的快乐是在童年时期,长大之后虽然也有快乐,但是并不那么纯粹。我们何尝不是如此。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战斗乐趣无限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