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起源于中原,夏、商、周三代皆居于河洛,为什么还会有人质疑?
您所提问的夏商周“三代皆在河洛",《史记》等典籍多有记载,历史正是如此。
有人质疑的原因,主要是学史肤浅者,就字面理解其义。有人认为,西周就不在洛阳,还有夏商一些王室也不在洛阳,怎么能称“三代河洛?还有把“河洛"理解成陕西之黄河与洛河。这些都是史盲也。可以肯定的说,这些人基本不看史书,或者没有看过与“河洛"有关的书。因而只是无知之问。这里有几个问题应明确:
一是“河洛"与“长安”相同,多从都市之政治意义上讲的,指洛阳之河洛一带,:为夏商东周三代之都之地。而陕西之黄河、洛河仅地理概念。
二是政治概念之河洛,指的是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洛河两岸一带,不是单指通常意义上的洛阳一城市。
史载,夏十多个执政之王,先后十几次迁都,除两次短暂时间在晋南建都外,而且非正式的正规建都(正式建都从启起,是在河南建都),绝大多数建都于今洛阳附近,个别建在豫东太康或杞县。如禹建都初在登封之阳城,今郜城镇,后移今禹州。启正式建都河南禹州。
商代有大的6次迁都,小的8次建都说,除过两次小的短时间在鲁西建都外,其余长时间作都城的多在洛阳以东不远处和隔河相望的豫北偏南一带,均距洛阳不远。
西周之都虽然在陕西歧山,但其经济支撑点与稳定关键地带,是在以洛阳为中心的古豫州一带。
关于“河洛”指洛阳或洛阳附近一带,隋炀帝与唐太宗李世民,就有诗称“三代河洛”乃洛阳。鄙人曾写一万多字的《河洛何所指》,收入《陕西客家人》一书(太白文艺出版社,2008年9月版),现陕西图书馆与西安图书馆有存书。
司马迁就是预料到两千年之后,西陕人会来抢河南的“河洛”,所以在《史记-封禅书》专门写了“昔三代之居,皆于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司马迁以嵩山为中心来进行描述,文义已非常明确,即三代之居,在嵩山附近。是指洛阳的洛河,已非常明确。
司马迁又怕他们恶意把“嵩高”曲解成华山,所以专门在下文又说到:“舜在璇玑玉衡……八月,巡狩至西岳。西岳,华山也。……中岳,嵩高也。五载一巡狩。”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华山是西岳,嵩山是中岳。
中华一商怎么改存档?
中华一商改存档的方法是通过页面上方的“存档”按钮进行操作
玩家可以在“存档”页面选择当前游戏存档进行编辑或删除,并通过此功能实现存档备份等操作
如果您需要对当前游戏进度进行保存或备份,中华一商提供了非常方便的存档功能,只需要轻松几步就可以实现存档或备份,非常适合忙碌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