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军团在帝国后末期对蛮族军队胜少败多有哪些技术原因?
技术原因确实有,不过我认为政治原因更大,就说一下技术原因吧。
这事其实罗马人自己就发现了,西罗马最后一次振兴时期的伟大军事作家韦格蒂乌斯就隐隐意识到罗马军队的问题,并在他的书籍做过描述,概括起来就是罗马军队的蛮族化。
这个蛮族化虽然在历史上包含属于蛮族的力量的扩充,但韦格蒂乌斯当成严重问题的并不是这个。韦格蒂乌斯担心的第一个症状是兵源素质的严重下降,由于罗马兵源中坚阶层的减少罗马的军制不得不从义务兵制转向雇佣制,到了韦格蒂乌斯的年代连雇佣制也不能保证兵源了,那些新兵各方面的素质在韦格蒂乌斯看来都非常堪忧。第二个症状是军队整体素质的下降,直接表现就是过去罗马军队坚持的行营制度出现废弛,不但难以保证过去小型土城一样的临时营地标准,甚至出现了野地直接宿营的情况,而这只是一个方面的表现,罗马军队的整体画风越来越像他们以前所瞧不起的散漫的蛮族军队。
罗马军队的步兵变得像蛮族军队一样散漫,兵源的先天条件还不如蛮族,这就使罗马步兵对蛮族步兵只剩下装备优势和国家体量优势了。罗马还有个缺乏优秀骑兵的先天缺陷,两翼的争夺很容易陷入劣势。步兵很难占优而骑兵又劣势,同等或相近规模的会战就很容易失败,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国家的体量,可罗马的政治形势又让这种体量优势消失,结果也就是注定的了。
曾经的罗马打蛮族靠的不是单兵,靠的是纪律和护甲!蛮族打仗靠的是力量,纪律性差,勇猛,个人战斗技术!末落的西罗马帝国兵员质量很差,护甲也变成了皮甲,和烂链甲,纪律性也和他们的对手差不多了,因为很多兵都是转化的蛮族人,这些被转化的“蛮族”继承了蛮族勇士的无组织无纪律性,确没有继承他们的勇猛善战,所以能打过也是靠人数的优势,已经丝毫看不到当年帝国和共和国时期的全职业化军团的样子了!西罗马帝国的军队更像是一群武装民兵
首先是不是胜多败少这有待商榷。简单看一下维基的大事年表:
- 284年—305年,戴克里先统治时期。
- 306年—337年,君士坦丁一世统治时期。
- 378年,阿德里安堡战役,哥特人击破东罗马帝国军团。
- 406年,汪达尔人、苏维汇人和阿兰人大规模地越过莱茵河,发动入侵。
- 410年,西哥特人洗劫了罗马城。
- 434年—453年,阿提拉领导下的匈奴人大入侵。
- 455年,汪达尔人洗劫罗马。
- 461年—468年,西罗马对汪达尔人的大规模反击失利。
这个简表告诉我们:罗马帝国在度过了三世纪危机以后的基本情况,大体上,戴克里先、君士坦丁一世在内战中取得胜利,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边疆。但君士坦丁死后才四十年,帝国边境就出现了种种问题。罗马军团是一败再败。所谓蛮族迁徙,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任何一个蛮族军团都可以在帝国内横行无阻。到了476年,罗马的帝国的格局是这样的——帝国西侧,从高卢到伊比利亚到北非全部沦陷:
罗马在三世纪、四世纪过程中就已经开始大规模依赖蛮族佣兵,为自己效力。所以,到了五世纪的时候,和蛮族交战的罗马军团,很多都是早先为罗马出力的蛮族部落。这些所谓罗马士兵,或者来自日尔曼部落,因为效力罗马而成为公民;或者,虽然在罗马出生长大,但长期在边境从军,行为举止也渐渐与蛮族将士相仿。
这样一来,虽然说边境南边是罗马的军团,北边是日尔曼部族;但其实,两边的兵士,种族、文化相差不大;甚至,双方的装备、战法也差别不大。一方面,这是因为蛮族在穿过罗马防线之后,可以迅速获得罗马的物资;另一方面,也因为罗马军团中,因为财政、补给等困难,军备废弛;同时,崇尚松散阵型,突出个人能力的日尔曼军事文化也开始盛行,方阵训练水平下降。这样一来,罗马军队、蛮族军队,只是旗帜不同,实际上是差不多的军队。
这旗帜换起来很容易,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各蛮族王国在西罗马帝国迅速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
这个原因来讲其实是比较复杂的,这里主要说的是西罗马帝国,由于三世纪危机后,长年的内战大大削弱了罗马的实力与财力,原有马略时代改革模式流传下来的军团成本高昂,且数量庞大,给国家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蛮族的入侵更有深入的趋势,改革势在必行。4世纪初期,君士坦丁一世再次统一了罗马帝国,他将原本6000人为一个单位的大军团一分为二,即驻扎在边境要塞中的边防军团和驻扎在城市的野战军团,边防军团一个单位为3000人,但是装备恶劣,训练废弛,只是为了抵御小规模的攻击而设立的部队,一旦帝国遭遇大规模的入侵,边防军团的任务只是迟滞敌军的入侵,为野战军团的集结和迎击争取时间,这时期开始由于军团需要长途奔袭,装备开始往轻装化发现,板条甲,大方盾渐渐被锁子甲和椭圆盾取代,当然也有削减成本的原因。
野战军团是这时期罗马的绝对主力,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薪水也是边防军的几倍起初还是帝国最优秀的救火队,几次大战还有不错的表现,但很快378年,东部的野战军在哈德良堡垒的战斗中和皇帝一起全军覆没,392年的冷河战役这场帝国内战中西部野战军也元气大伤,随后狄奥多西统一罗马。在之后随着基督教的独尊,原有西部多神教受到清洗。随着野战军团也不堪用,东部开始组建著名的铁甲骑兵作为军队的主力,野战军沦为一般步兵。但是西部的状况特别是经济状况比较糟糕,且外敌不断。野战军力一直没有恢复。
冷河战役也加速了西部军队崩溃的速度。军团这一名词在西部几乎失去了它的意义。由于训练以及装备的整体下滑和这次战役的失败严重地削弱了西方军。而且西部军团抵抗蛮族入侵的任务要比东部繁重得多。罗马军人素质的下降意味着不得不雇用更多蛮族雇佣兵。随着后来408年原来的附庸东哥特人阿拉里克带兵进攻意大利半岛,并兵临罗马城,皇帝霍诺里乌斯躲了起来,于是阿拉里克的蛮族军队包围罗马,令罗马城爆发了瘟疫,元老院不得不交出5000磅黄金、30000磅白银和众多的金银珠宝来求和。随后蛮族的掠夺并没有停止,使得核心区意大利的经济始终无法恢复,各地叛乱不断,帝国无法建立有效的税收体制,等到后期西哥特入侵高卢,西班牙,汪达尔人入侵北非。罗马失去了最重要的矿山和小麦来源,可以说西罗马帝国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军里更是无法恢复,靠一两个名将比如埃提乌斯,配合蛮族军队勉强续命,才撑了大概八十一年。
关于罗马全面战争重制版蛮族城市规模和史诗墙生效方法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