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春打五九尾,叫花子跑断腿;春打六九头,吃穿都不愁”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关于这句老话,也可以说成“春打五九尾,要饭跑断腿;春打六九头,家家喂上牛”等说法,如果是按照这类老经验说法,应该是立春出现在“六九头”更符合过去农民的心意,这样才会赶上一个好年景,才利于粮食作物的大丰收,自然也就不愁吃不愁穿,家家户户都会有充足粮食喂得起耕牛了!因为之前也有回答过类似的老话,下面就简单聊一下:
关于“春打五九尾,叫花子跑断腿”,意思是说:如果立春出现在“数九寒天”中五九的最后一天里,可能预示来年的年景不好,粮食作物可能会收成不好,这样一旦歉收的话,对于要饭的人就更苦了,即便跑断腿也可能讨不到几口吃的!关于这样的年景其实今年便是如此,因为今年立春时间为2018年2月4日5点28分,而这天正好是五九的第九天,即“五九尾”!因而今年遭遇了春天的“倒春寒”影响和夏季高温天气影响,导致夏收小麦收成严重减产,而秋收玉米也出现了产量下降,另外就是今年蔬菜作物也因天气影响而遭遇了短期供需紧张的情况,例如今年的香菜价格便是!另外,今年的“数九寒冬”里,也会遭遇这类情况,因为今年立春时间为2019年2月4日11点18分,即除夕,也是五九的最后一天,至于这句老话对于2019年准不准,我们不妨瞧瞧来年的年景怎么样,基本上就一目了然了!
而关于“春打六九头,吃穿都不愁”,意思是说:如果立春节气出现在“数九寒冬”中六九的头一天里,可能预示着来年会农业大丰收,也就是不错的年景,这样农户就不用愁吃穿了!例如2012年立春节气就是出现在六九第一天里,不过在那一年冬季的南方遇到下大雪也并没有带来多好的年景哦!不知道大家对于当年还有没有印象呢!
由于这里的“春打”是打春意思,也就是指立春节气,而“五九尾”即五九最后一天,“六九头”即六九第一天。这句老话的产生背景,其实是因为过去人们将冬至这天作为“回归年”的开始,因为这天太阳已经到达南回归线附近,并开始向北回归,也就是从这天起开始渐渐昼长夜短了!因而就会认为是回归年的起端,因而会将今年冬至到明年冬至期间称为“回归年”,这段时间约为365.25天,而由于一年会有24节气,因而两个节气间隔时间大约为15.2天,而冬至是数九寒天的开始,又离立春会经历小寒、大寒和立春三个节气,具体花费时间应该为45.6天,也就是45天14小时24分钟,实际上还差9小时38分钟就是46天了!
由于五九最后一天是冬至后的第45天,而六九第一天是冬至后的第46天,因而,如果冬至时间是出现在冬至那天的上午9点38分之前,立春便是出现在第45天里,也就是“春打五九尾”。而如果冬至时间为当天上午9点38分之后的话,立春应该就会出现在第46天,也就是“春打六九头”了!
因此,这其实只是一种时间差变化而导致的节气出现早晚问题,并不一定特别适用于每一年的,例如最近今年其实基本都是“春打五九尾”的年份,可是我们并没有感觉连年都是不好的年景哦!另外,受现代气象变化影响,很多老话的预判往往会存在很大偏差的,即便预示着来年是个好年景,但在现代气象变化下也可能不是哦!所以说,这类说法我们只当一听,对于来年农业“未雨绸缪”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以上仅为个人见解!
农村老话“春打五九尾,叫花子跑断腿;春打六九头,吃穿都不愁”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今天是2019年1月5日,开始进入二十四节气的小寒了,每个节气有15天,这是雷打不动的,所以再过一个月的2月4日(一月大有31号)就是立春节气了。
“春打五九尾,叫花子跑断腿; 春打六九头,吃穿都不愁”这句农村俗语的字面意思并不难理解,意思是说,如果立春这一天正好在五九的最后一天的话,那明年就不是一个好年景,叫花子要饭也怕是要不到了,从东家跑到西家跑断腿,也没人肯给口吃的。而如果立春这一天正好在六九第一天的话,那么明年就是一个好年景,老百姓吃穿都不必发愁了!
这句话有没有道理?个人感觉农村属俗语本来就是有地域性的,每一句俗语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个人最感兴趣的却是今年这立春节气是在五九尾呢还是在六九头?个人感觉这立春节气就应该固定在数九的某一天,而不会有五九尾和六九头的区别!
这个问题我一直想不明白!所谓的“五九”和“六九”,大伙儿应该都不陌生,这是数九寒天中的两个九。我们知道,“连冬数九”是多数人的共识,年中央气象台也是这么说的。所以说从冬至这一天就开始进入数九天的一九了。
冬至以后再经历小寒和大寒两个节气,一共45天,就到立春节气了。
我们再看数九,冬至这一天是一九第一天,过了五个九天,就是数上45天以后,就到了六九第一天了!
这样看来,冬至到立春节气,无论哪一年都是经历45天,而从冬至开始数九,数上五个九也就是45天以后就到立春节气了!
这样立春这一天,无论如何都是六九第一天才对!
那为什么民间还会有“春打六九头”和“春打五九尾”的区别呢?!就像题主提到的“春打五九尾,叫花子跑断腿;春打六九头,吃穿都不愁”这句俗语!
那么,是不是不是从冬至开始数九呢?!在曾经的问答中,还有许多网友认为不是从冬至开始数九,什么“冬至逢壬数九”,什么“单日冬至双日九,双日冬至当日九”等等!
现在越来越觉得,如果真有”春打六九头”和“春打六九尾”的区别的话,那“单日冬至双日九,双日冬至当日九”这句话好像才是最有道理的!
请教各位高人,到底是从哪一天开始数九合适呢?连冬数九对不对?真的有“春打六九头”和“春打六九尾”的区别吗?
欢迎留言分享。
农村老话“春打五九尾,叫花子跑断腿;春打六九头,吃穿都不愁”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记得以前在农村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各种关于种植业、养殖业、节气的俗语,人们甚至可以通过一些节气出现的时间而确定来年的收成如何。在农村生活的时候,村里的老人经常会说这样一句俗语“春打五九尾,家家迈不开腿”,意思是告诉我们立春的时候在五九尾的时候,来年很难丰收,一些家庭甚至会因为饥饿而抬不起腿来。当然,这些俗语都是有一定的时代区间的,时代性是我们这些俗语很明显的特征。
“春打五九尾,叫花子跑断腿;春打六九头,吃穿都不愁”,这句俗语是我们的老祖宗总结出来的,在我们陇东地区广为流传很多人都知道。俗语的意思很简单,如果立春的时间是在五九的尾的话,那来年收成就一定不怎么好,叫花子要饭的话都不怎么好要;如果立春的时间是在六九的头天的话,那来年就会丰收,老百姓就会吃穿不愁,能够有很大的收获。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为了方便记录关键的时间,为了在种植的时候有更好的收获,所以人们便以数九的形式来记录冬天时间的变化,一共有十个九。立春的时间的话,基本都是相对固定的,一般都是2月3日―2月5日,一般都是在六九的头一天,当然也有非常少的天气是在五九的后面天里。以今年为例,今年的立春的具体时间是在2月4日,按照农历来说,就是在除夕的那天,这天就正好是在五九的最后几天,按照俗语说的,今年的收成可能不太好。
不同的俗语可能会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俗语对同一件事情可能给出的答案和结果都会有所不同。正如“春打五九尾,叫花子跑断腿;春打六九头,吃穿都不愁”这句俗语说的,按照这句俗语说的,今年可能不会丰收,但是你如果懂得的民俗比较多的话,你就会懂得,每年除夕的时候,人们都会通过“灶马头”的方式来看是否会丰收。“几牛耕地”、“几龙治水”、“几日得辛”也是人们判断是否能够分手的重要依据,所以俗语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看,不要全部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