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黑凤梨淘汰出局,770远程指导队友别放弃,居居发文很难受,黄金一代是否陨落了?
大家关注已久的KPL春季赛常规赛已经完美收官,15支队伍的较量也全部结束,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让大家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eStarPro重回榜首,更有曾经的“常规赛之王”BA黑凤梨的陨落,上一个赛季他们刚创下KPL的连胜纪录,保持了90%的最高胜率,这一赛季就遗憾无缘季后赛,被淘汰出局,落差之大也是让粉丝们难以接受!
BA黑凤梨淘汰出局,无缘季后赛
对阵Hero久竞的比赛是BA黑凤梨的最后一战,获胜则直接晋级,失败就要遗憾淘汰,然而BA黑凤梨的表现还是得到了粉丝们的怒斥,这支曾经被称为“运营大师”的最强战队打得毫无章法,多次出现4打5的局面,全部无配合,一片混乱,就连队伍的核心BA黑凤梨一诺也发挥不佳,很多玩家希望Hero久竞放水,但是如今的BA黑凤梨值得一张季后赛门票吗?
用玩家们常说的一句话“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前后2个赛季的鲜明对比,终于让大家意识到谁才是BA黑凤梨的真核心,在休赛季他们大动干戈,一次性清退了3位主力选手,KPL最强辅助770转会到了KZ战队,KPL最强打野小兽宣布退役,居居也转型主播,虽然3人是“自愿”离开,但是战队却从此一蹶不振,老将不服新人,新人毫无话语权!
在比赛的中期,BA黑凤梨的队内语音曝光,更是被粉丝们嘲讽,指挥毫无威信,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想法,失败似乎也是必然,不过在最后一战对阵Hero久竞的比赛,老大哥770还是密切关注,最后一局更是远程发文指导,鼓励小弟们不要放弃,水晶不爆就有机会,多么熟悉的话语,只可惜队友无法第一时间接收到,心态全崩,被Hero久竞零封,遗憾出局!
而居居也是在770的博文下回复了2个字“难受”,看着770上传的这张BA黑凤梨黄金一代合影勾起了大家太多的回忆,当然这也是每位选手必经的历程,曾经的QGhappy5虎将,曾经的eStar1.0,都已经不复存在,如今的BA黑凤梨得到了4个月的休假调整,他们最需要的不是回忆,而是重整旗鼓,4个月之后希望BA黑凤梨可以更默契,有一位全新的老大哥代替770,让BA黑凤梨重新启航!
有些战略轰炸机配备远程防区外导弹,会不会逐步淘汰隐身功能?为什么?
会,不仅仅是轰炸机。在不久的将来战斗机都会回到不隐身的状态。
关注未来武器发展是W君的一个日常。对于隐身飞机来说就只是一个历史阶段上的一个时期罢了。
从飞机的历史上来说有一段奇葩的经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人们发现如果只使用一层机翼那么飞机的升力就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因此在一战时期这样的单翼机并不多,而更多的战斗机采用了双翼的形式。
而对多层翼面的追求来看,还有更极端的设计师采用了三层翼面的布局。这种三层翼面的飞机在当年创造出了以“红色男爵”为代表性一批皇牌飞行员。
在多层机翼的风潮中,甚至出现过7层机翼的怪物。
在当年有很长一段时间飞机的设计师都认为飞机会向越来越多的机翼这个方向发展。
在材料和动力的问题解决后,飞机却又回到了一层机翼的设计思路上了。多层机翼就成了老古董。
实际上,无论多少层机翼,就是为了解决一个机翼面积满足机体需要的矛盾,看现在的U-2
简单的将一层机翼加长就可以满足机翼面积的需求,这就是材料提升对飞机设计的一大改观。要放在以前,这架能飞到2万多米高度的侦察机怎么着也得搞5层机翼吧?
隐身也是这样。隐身的实质并不是不被雷达探测到,而是利用较小的雷达截面积缩短敌方的探测距离,从而降低敌方的反应时间。
假设如果有一架轰炸机机身雷达反射截面积是B-2的25倍,但是飞行速度是B-2的8倍,那么这架飞机可以让敌人在对B-2的反应速度上再慢60%。那么这样的轰炸机显然作战效能要比B-2强大的多。
当然了,如果是这个速度的话,那么已经达到了7.6马赫。在这样的速度下还有很多工程学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在一战期间的设计师是不是也没有想到飞机是可以超越音速飞行的呢?
W君觉得,7.6马赫,其实也仅仅是一个起步,未来空战不会只有一招鲜的事情存在,至于隐身,这项技术现在来看也是越来越不实用了。
对于防区外导弹,速度提高了,自由落体炸弹都可以打穿防区了。
谢邀。防区外导弹配在战略轰炸机上,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了,美国B-52就配备了AGM-28“大猎犬”核巡航导弹,高空最大射程1263公里,低空最大射程也近400公里,携带1枚40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苏联同时期也发展了最大射程600公里的Kh-20巡航导弹,配备在图-95战略轰炸机上。上世纪80年代,美、苏有分别给各自的战略轰炸机配备了更先进的AGM-86、Kh-55远程巡航导弹。
然而,在远程巡航导弹列装的情况下,美国仍然耗费巨资研制了B-2隐身战略轰炸机,现在还在研制下一代隐身战略轰炸机B-21,而俄罗斯同样在发展PAK-DA隐身战略轰炸机。为什么?因为防区外导弹,特别是巡航导弹并不能完全满足打击需要。
一是防区外导弹技术复杂、价格昂贵、无法大批量装备。既然要打得远,导弹就要出色的发动机、气动设计、导航系统、飞控系统等等,一下子就把技术难度和价格抬上去了,单价动辄就是几十万到上百万美元(例如美国的AGM-158A单价85万美元、AGM-158B单价132.7万美元),所以即便是美国也不可能大量生产,像AGM-158在过去10多年里的总订货量也才5000枚,到现在总共生产3000枚。而现代战场上的目标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仅靠防区外导弹根本不够用,只能用于打击高价值的目标。
相比之下,炸弹的技术复杂度和价格就低多了。即便是加装了制导套件的JDAM单价也才1.5-2.5万美元,而装有增程制导套件、具备一定防区外打击能力的SDB-II的单价也是2.5万美元。在精度上,JDAM能达到5-7米,和巡航导弹相当;而SDB-II则能达到1米,和激光制导炸弹相当,显著超过巡航导弹。因此,制导炸弹的生产数量远远超过导弹。
二是防区外导弹的携带量较少。美国的B-52H和B-1B战略轰炸机携带巡航导弹的数量分别为20枚和24枚,但是携带炸弹时数量却会翻番,而且选择非常灵活。例如B-1B可以携带24枚GBU-31制导炸弹(虽然数量上与巡航导弹一样多,但是2000磅的GBU-31装药量远非巡航导弹可比,打击威力要大得多)、48枚GBU-38/54制导炸弹,或96-144枚SDB-II。这也就意味着战略轰炸机如果携带制导炸弹,一个架次打击的目标数量明显超过携带巡航导弹,或者在携带同样数量的弹药情况下,能打击更坚固的目标。
由此可见,战略轰炸机不能只靠携带防区外导弹打击敌人,很多时候还是要携带炸弹。但是,投掷炸弹需要战略轰炸机进入敌方的防空武器拦截范围,因为像俄罗斯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中射程最远的40N6导弹可达400公里,48N6系列最大射程也在200公里以上,而加装增程制导套件的SDB-II最大飞行距离也才110公里,至于没有增程套件的JDAM投掷后最大飞行距离才10多公里。所以,战略轰炸机必须有很强的突防能力才能有效保存自己、进入敌方纵深投弹,而隐身就是很重要的突防技术。(S)
说到战略轰炸机,就不得不提到突防,别的作战飞机对突防行动,不是很多,而战略轰炸机,几乎是必修课,从早期的高空突防,到后来的低空突防,再后来的隐身突防。突防=高科技!你的技术不领先怎么突防?早期飞高了打不下来,所以采用高飞技术。后来飞高了也能打下来了,采用低飞。低飞飞机要有地形回避技术。什么是地形回避?通俗地讲,就是飞机沿着江山起起伏。后来又有了隐身技术,隐身突防当然更好了,但是永远别忘了,突防最好的手段是技术领先!隐身技术己应用多年,反隐身技术也在发展,现在再发展隐身战略轰炸机,决不是明智之选,战略轰炸机防区外用远导攻击是一种不错的方式。但也决不应是唯一的方式!
这完全是两码事情吗?战略轰炸机是否配备远程防区外导弹与它是否应该具备隐身问题是两种不同的问题,一个是,武器系统问题,另一个是,本身的设计问题。
战略轰炸机最重要的目的是建立威慑力,让对手感觉到压力,不是强调作战性能如何,更多的是要对对手形成威慑力。
从技术上说,隐身被认为是未来战略轰炸机所必须具备的一个优点,这将让他可以更好的进行潜入作战,从而达到突然袭击的目的,这不是给战机加挂任何一款武器系统可能代替的功能,实际上这属于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问题,所以它不能够与导弹等相提并论,二者不能够混在一起。
轰炸机加挂巡航导弹实际上是取得一种打击目标的方式,不是它的使用目的而已,而是一种使用的手段,不能过分的强调这一点。
战略轰炸机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多的,有时候对于战略轰炸机来说存在就是意义,使用什么才不是重点。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远程淘汰和平精英怎么玩,和平精英远程淘汰技巧解析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