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游网

穿越火线游戏中的子弹躲避技巧(穿越火线游戏中的子弹躲避技巧是什么)

穿越火线游戏中的子弹躲避技巧是什么说明:
  1. 战争中被狙击手瞄准时,靠“蛇皮走位”能躲避子弹吗?

战争中被狙击手瞄准时,靠“蛇皮走位”能躲避子弹吗?

蛇皮走位…说实话看到这个术语就想笑,这是游戏中的术语,通过蛇形S走位来躲避对手释放技能,但是作为对手你得会预判。战场可不等同于游戏,被击中后可没有让你回血的东西,被狙击手击中不死也得半残。现代狙击手作为战场上的刺客,军中的尖刀,其训练程度是非常艰辛的;在挑选狙击手的时候也是异常苛刻的,可以说是真正的千挑万选,精锐中的精锐。如果你觉的仅凭蛇皮走位就能躲避,军队中百步穿杨的顶点高手,那是极难极难的。且看我往下分析。

先简单说成为一下狙击手的条件:用子弹喂养狙击手这是最基本的操作,除此之外狙击手要耐得住寂寞,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心态要好(这个玩王者的应该深有体会),体能要绝对跟的上,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等。

在来看看蛇皮走位,我们看影视剧的时候,经常见到主角们被狙击手瞄准后,通过S形快速移动来躲开子弹。这里有个前提条件,就是主角们事先发现了狙击手的存在,但是在真正的战场上,你能事先发现一个躲藏的很隐蔽的刺客吗?很明显不可能啊!他不暴露你发现不了,你怎么知道他瞄准你了?现实中的战场上没有主角!

单纯的S形走位,很容易被狙击手掌握移动规律,他只需要稍稍预判一下就能命中。这个跟游戏中类似啊,你的非指向性技能也需要预判的。再者子弹速度可比人的移动速度快多了 。要想降低命中率,你的移动方式必须是无规则的,这个是很难的,一边要S形走位,一边还要保持无规则,这个是极难做到的,速度要无规则,你的身体动作也要无规则,逃跑方向也要无规则…,好难啊!即使你通过这种无规则的S形走位躲避了第一发子弹,他还会有第二发第三发乃至第N发。对于一个合格的狙击手来说,你只不过是一个移动靶。

战场环境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比如空旷的地方,你再怎么走位,再怎么蛇皮都很难躲避狙击手;再比如周围的环境比较复杂,战场障碍物比较多的时候,通过短暂的无规则的蛇皮走位,那有可能躲开狙击手。其实最好的躲避方法就是躲在掩体下面,如果你通过蛇皮走位躲开了第一发子弹,那么就要立刻找掩体躲避,不要拿生命冒险了,你再快也快不过子弹。

我是铁血军史1927,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大家应该在影视剧中见过,当发现有狙击手的时候,靠着“蛇形”走位(也叫“之字形”走位)往往能让狙击手不能锁定目标,从而有机会逃脱狙击手的狙杀。那么在现实中,靠着这种走位动作,能不能真的摆脱狙击手的狙杀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能说确实能有一定的可能性增大你的逃生概率,毕竟总比你站着一动不动被狙击手直接点名要好。而且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对于狙击手来说,射击一个动目标肯定要比静目标的难度要大,即使是静止不动的目标,你也不敢保证百分百狙杀成功,所以,真的要是那么倒霉被狙击手盯上了,周围又没有足够的掩体,那么别傻站着,尽量做无规则运动确实是有一定作用的,注意了,是无规则运动。

我说这种概率小是因为人的反应能力、肌肉运动能力是有限的,所谓的无规则动作根本不可能快到哪里去,而一个优秀的狙击手打打移动靶绝对是没啥问题的,况且,根据你的动作判断你的下一个位置在哪,对于一个狙击手来说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而且,限制于人的体能,即使你做无规则运动,速度也不会快到哪里去,反正不可能快过子弹的,所以,在一个空旷的地方被狙击手锁定了,不管你怎么蛇皮走位还是迟早要完,要是走位真的有用,还担心什么狙击手?

所以呢,被狙击手锁定时,尽快找障碍物、掩体来隐藏自己才是真的,尽量减少暴露在狙击手瞄准镜下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生存率,靠走位就想躲过狙杀,那是游戏中的操作。

答案是——不能。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讲一个真实的故事:2017年阿富汗战场,一名加拿大狙击手在3540米的距离上使用12.7mm大口径狙击步枪成功狙杀目标。

由于距离过于遥远,该狙击手第一枪只打中目标的背包,第二枪才命中目标躯体,成功创造至今无人超越的最远距离狙杀记录。

要知道12.7mm狙击步枪弹的枪口初速只有850米/秒,抛开远距离上的飞行速度递减不论,飞行3540米的距离也需要4秒的时间。

并且在开第一枪没有命中的情况下,目标必然会像题主所说的那样“走位躲避”,假设狙击手从拉机退弹到重新推弹上膛,再到重瞄准并再次击发需要耗时3秒。

那么再加上子弹飞行耗时4秒,目标一共得到7秒的时间用来“走位”,然而结果依旧是被子弹穿透身体倒地身亡,可见所谓的“走位”是不能够躲开狙击手子弹的。

下图为8倍镜瞄具视角下的1000米距离目标镜像,假设目标楼顶宽度为70米,它在瞄具视角下也只是几个分划板刻度的尺寸而已,如果目标在这个楼顶上“走位”,对于狙击手而言只是动一动瞄准角度的事而已,并没有增加太多狙杀难度。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在遥远的距离上“走位”依旧无法躲避狙击手的子弹呢?

答案与狙击手的视角有关,狙击手所使用的狙击步枪都采用具有一定放大倍数的瞄准镜做为瞄具,射击距离越远,瞄具的倍数就越大。

以12.7mm大口径狙击步枪所使用的32倍镜瞄具为例,根据观看距离÷放大倍数=镜像尺寸的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目标在狙击手眼睛里的大小为3540÷16=110.6mm。

这个尺寸相当于我们用肉眼在25米内观察一个鸡蛋,也可以理解为用54式手枪打25米胸环靶,这样的射击条件别说狙击手了,就连警队的优秀射手也能一枪命中。

目标镜像被放大以后产生的效果就是徒步“走位”的速度和距离是逃不掉瞄具里的分划板刻度的。

在3000多米的距离上,通过密位计算,一个刻度的距离约为80米,如果目标在第一枪未命中的情况下“走位”了3个刻度,即240米,即使他拿出博尔特的速度奔跑也需要近26秒才能跑完全程。

而在狙击手视角里,移动狙击步枪到3个刻度加上提前量计算所需刻度角度只需要1秒钟,完全可以从容修正瞄准然后射击,所以说在战场上靠“走位”是躲不开狙击手子弹的。

下图为军用16倍镜瞄具视角下1800米距离上的胸靶目标成像效果,如果换成生动目标,它一共需要“走位”8个身位才能离开瞄具视角。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来验证:用一根木棒模拟狙击步枪,然后瞄准约1000米以外正在行驶的汽车,当汽车行驶了约200米的距离为瞄准终点时,木棒从初始瞄准点移动到瞄准终点只是一个调整约12度的角度。

穿越火线游戏中的子弹躲避技巧(穿越火线游戏中的子弹躲避技巧是什么)

假设汽车与木棒的距离增加到3000米,那么这个角度只需要调整约4度,也就是说距离越远,调整的角度就越小,即提前量就越小。

不仅狙击步枪如此,战场上许多武器同样是通过调整较小角度来实现提前量的设定,对较远目标进行瞄准射击,比如说反坦克炮、高射炮等等。

就拿反坦克炮来举例吧,它在以70公里/小时的速度进行高速机动时就相当于“走位”,然而这样的机动动作在反坦克炮瞄准镜里也只是跑掉几个刻度而已,炮手摇动几下火炮射击角,炮口就准确对准提前量瞄准点了。

因此在战场上,不论是面对狙击手的步兵还是面对反坦克炮的坦克,想要靠“走位”来躲避攻击的做法是十分危险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隐蔽,隐蔽到瞄具观察不到的地方,射手也就无计可施了。

下图为坦克炮白光瞄准镜视角下距离1200米的目标镜像,高速移动的目标对于坦克炮而言只是稍微转动一下炮塔就能轻松瞄准,在这样的“上帝视角”下任何“走位”都是徒劳的,此时发射几发烟幕弹来隐蔽自己才是保命之道,而不是靠“走位”躲避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