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视台中今年最受欢迎动漫节目有哪些?
近日,日本电视台AbemaTV按照通过收视数据整理了一份关于本年度人气节目的排行榜。
AbemaTV号称日本国内最大的免费网络电视台,无论是恋爱真人秀、动画、新闻等等都能够从这个电视台上看到,总节目数量多达15,000个,这个电视台播放人气最高的节目基本上可以代表这个节目在日本国民中的受欢迎程度。
以下为本次AbemaTV公开的人气节目动画部分排行榜。
总的来看基本上只有三部作品,一部是《鬼灭之刃》、一部是《Fate/Grand Order 绝对魔兽战线-巴比伦尼亚》,还有一部是《刀剑神域 爱丽丝篇 异界战争》。
《鬼灭之刃》就不用多说了,就目前而言,《鬼灭之刃》从观看人数上面,无论在日本还是在国内,不少媒体收视率排行榜上都有这部作品的名字,从讨论人群来说,这部作品虽然在国内并没有明显的“出圈”,但是在日本,《鬼灭之刃》已经上过电视,其火爆程度引起了无数路人的围观以及讨论。
毫无疑问,《鬼灭之刃》现阶段可以说是一部现象级动画作品。上榜完全就是在预料之中,只是没有想到的是,作为动画做得最好的第19话【火神】居然没有上榜,反而是引起热潮之后的后面几话收视率更高;
《Fate/Grand Order 绝对魔兽战线-巴比伦尼亚》这是一部粉丝向动画,由《FGO》手游改编而来的人气动画,面向群体主要是“月球人”(fate粉丝)。
作为一部游戏改动画,《Fate/Grand Order》无疑是非常幸运的,作画精美、打斗流畅帅气,基本上没有崩坏,尽力还原巴比伦风土人情,剧情上简单易懂,比起隔壁《碧蓝航线》来说,《Fate/Grand Order》这部作品质量上乘;
《刀剑神域 爱丽丝篇 异界战争》这是一部大IP《刀剑神域》续作,也可以说是《刀剑神域》第三季,主要面向群体同样是粉丝。
不过比起《Fate/Grand Order》,《刀剑神域》的受众群体更高,毕竟漫迷们可能没玩过《FGO》,但肯定会听说过或者看过《刀剑神域》系列作品,毕竟前者是角色扮演类游戏,后者是可以剧透的动画作品,后者比起前者更容易让人产生“带入感”。
这三部作品在国内都毫无疑问拥有极高人气,除了《鬼灭之刃》,另外两部都是本季度的热门番,不过根据anime-data数据显示,《这个勇者明明超强却过分慎重》这部动画的播放量明显比《Fate/Grand Order》还有《刀剑神域 爱丽丝篇 异界战争》还要高。
看来在播放量上,还是作为异世界代表的《慎勇》更强一点。
关注【拾部次元】,一个由漫画家撰写,有态度的动漫频道
漫展,一般都有什么?
漫展,一般有手办,Coser等。
一般漫展上会有各类动漫周边,个别动漫游戏展还会准备手游、主机游戏等电子竞技游戏项目。同时,漫展展会上还会存在很多Coser(动漫角色扮演者),这些Coser基本由游客扮演,而非官方(官方的也有,但全国普遍来说比较少)。通常来说,二线及以上城市会邀请一些在“C圈”、“二次元圈”(实际为Cosplay、唱见、舞见等)相关有一定知名度的人来作为展会嘉宾,提升展会的质量。
漫展是一个聚集了动漫、漫画、游戏等相关文化内容的展览活动。一般来说,漫展会包含以下内容和活动:
1. 展览区:展览区是漫展的主要部分,通常会有各类摊位和展示区域,展示和销售与动漫相关的商品,包括漫画、动漫周边、COSPLAY服装、手办、游戏等。
2. COSPLAY表演和比赛:COSPLAY是漫展中常见的活动,参展者会扮演自己喜欢的动漫、游戏、动画等角色,通过化妆、服装和表演来展示角色形象。漫展中通常会有COSPLAY表演和比赛。
3. 古装秀和时装秀:一些漫展还会举办古装秀和时装秀,展示各种风格的华丽服装,让观众近距离欣赏和拍摄。
4. 漫画家签售会:一些知名的漫画家会参加漫展,举办签售会,与粉丝互动、签名、合照等。
5. 主题讲座和座谈会:漫展中通常会有一些主题讲座、座谈会、学术研讨等活动,让漫迷们了解更多关于动漫的内容和背后的创作理念。
6. 演出和表演:一些漫展还会邀请动漫相关的歌手、舞台剧团体、乐队等进行现场表演。
7. 游戏体验区:漫展中通常会有游戏体验区,可以让参展者试玩各种新游戏,并体验游戏相关设备。
8. DIY手工区域:一些漫展还会设置DIY手工区域,可以让参展者动手制作自己喜爱的角色、道具或手办。
以上列举的只是漫展的一些常见内容,实际上,漫展的形式和内容可能因地区、规模和组织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每个漫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活动安排。参观者可以提前了解漫展的活动日程和安排,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与。
电影《头号玩家》为何火了?
前两天刚刚回答了一个如何评价《头号玩家》这部电影的问题,那时候刚刚在电影院看完,说实话电影院的上座率只能说是一般般,没有说有多么火爆,不过这两天谈论关于《头号玩家》的话题越来越多,他的票房也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的的确确是火了。
如果来分析《头号玩家》为何火了,我觉得不得不提他的导演了斯皮尔伯格了。许多年来他拍的电影,每一部都深入人心,不仅仅在各大电影节上斩获颇丰,也征服了很多影迷的心。在中国就有广大的影迷非常喜欢斯皮尔伯格,更喜欢他拍的电影。可以这么说吧,斯皮尔伯格这个名字本身就是票房的保证。所以他拍的片子只要不是那么次,就自带要火的属性。
再来说说《头号玩家》电影本身,虽然情节上,故事逻辑上有一点硬伤,但是拍的的确很燃,特效非常的完美,各种场景只能用无与伦比来形容。大师出手果然是不同反响,那种特效带来的冲击的却是目前国产电影无法带来的。《头号玩家》中还有大量的致敬桥段,据不完全统计电影里的彩蛋多达几百个,各种致敬能唤起不同年龄阶段的共鸣,这也是《头号玩家》的独到之处。
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影响力,电影本身的吸引力,加上现在电影市场也没有其他大片的冲击。《头号玩家》就这样火了。
头好玩家的火爆,也是在一片质疑声中发散出来的。我带着朋友去看这个电影,是在首映当天看的,按说平日里我们这样的小城市,电影院里在上午是没有多少人的,大概全算上每场也就3到4个人而已,但是头号玩家首映这天,我们当地放映是在200多人的大厅上映的,居然做了50多人,虽然没满,但在上午场这真的很多了。
看完影片后,我朋友说这个片子特效不错,但是故事一般,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好像回忆起来片子也就是突突突突一类的,都是游戏里的酷炫场面,那么意义到底何在呢?后来我也想,可能是我朋友玩的游戏不够多吧,他对80后很多潮文化,实际没有太深入的体会,算是比较没爱好的那种人,所以他在整个电影当中,似乎看不到那些所谓的彩蛋,带来的惊喜,因此只能从剧情去考量这个电影。
所以从剧情去考量头号玩家的话,那么它确实不是一个好电影。但是从内容上来看,能够看懂这个片子的人,是不是都是现实中的头号玩家呢?就我个人来说,我在成长过程中,几乎将80后应该体会的潮品都体会了一遍,我的兴起爱好和绝大多数普通80后也是一样的,比如我小时候看漫画,后来打游戏,看动画,喜欢电影,时代的音乐等等,有了这些基础,看头号玩家确实会忽略剧情,因为我们都在忙着找里边自己熟悉的那些面孔或内容。
看到开场画面,我想起了我的世界,看传送门里的战斗,我想起了战锤40K,就在赛车时那么多角色一晃耳光令人兴奋时,突然女主出现骑着那辆摩托,让漫迷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阿基拉。这就是《头号玩家》的迷人之处,你认识的内容多少,可能直接和你有多潮有关,如果和你一起看电影的朋友,全程没有认出几个内容的话,你可想而知他在此前的成长中,过的是多么的封闭。
头号玩家火了,有影评人说是因为游戏玩家才看得懂。有人说他拍的不好,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是游戏玩家。但是头好万家在中国上映5天就拿下5亿,这个规模是不容忽视的。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可以解答这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中国玩家够多啊,5亿多的玩家,一人一张票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我觉得头好万家的票房,不会飙升的太高,因为我们的游戏玩家,实际都是手游玩家,抛开5,亿左右的手游玩家,真正伴随80后成长起来的这批玩家到底能有多少呢?有一亿人吗?我觉得最多只能这么多了吧,而且都是单机,端游,动漫,电影爱好者的共同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