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为什么当年选择入侵阿富汗,而不是其它国家?
当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是有着深刻原因的:二战结束以后,全球格局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级世界。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西方阵营分化和越南战争的拖累,美国尼克松政府在对外策略上采取了战略紧缩政策;而苏联在勃列日涅夫的领导下,因军事实力的上升则采取日渐强势的扩张政策,美苏攻守易势。到70年代末,苏联大举入侵阿富汗则标志着其霸权主义达到巅峰,但是作为中亚小国的阿富汗却成为拖住苏联的泥潭,导致其逐步衰落。那么苏联不计代价入侵阿富汗的原因为何?我们来细细讲解:
首先,仅有65万平方公里面积的阿富汗地处伊朗高原东侧,巴基斯坦西侧,北部与苏联有大约2400公里的边界线,是一个有着1600万人口、信奉伊斯兰教的内陆国家。阿富汗90%的人口依赖农牧业,是世界最贫困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该国作为欧亚大陆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关键,自古以来就多次遭遇外族入侵,古代波斯人、希腊人、匈奴人、土耳其人、蒙古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入侵过阿富汗,后来的大英帝国和沙皇俄国也争夺过阿富汗,足以可见其地缘价值之高。在经过激烈的三次抗英斗争之后,近代阿富汗才在1919年获得独立。
二战结束以后,阿富汗作为小国,像许多国家一样,在美苏阵营的夹缝中求生存,奉行中立政策。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阿富汗国王查希尔规定王室成员不得参政,迫使其堂兄达乌德辞去首相职务,心怀不满的达乌德在1973年趁查希尔在国外治病期间发动政变,推翻查希尔国王的统治,建立阿富汗共和国,自任阿富汗政府总理、国防部长、外交部长、经委会主任等职,1977年达乌德就任阿富汗首任总统。在达乌德发动政变的期间,苏联一直为其提供支持,所以上任之初的达乌德改变中立态度,奉行亲苏政策,而苏联也在此期间向阿富汗派遣超过2000名各种专家,提供超过12亿美元贷款用以资助新生的阿富汗。但是,一直觊觎阿富汗的苏联,为谋求世界霸权,实施前出波斯湾的南下策略,扶植苏联在阿富汗的代理人(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插手其国内事务。不满苏联控制的达乌德拒绝了苏联倡导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明确表示奉行不结盟政策,并且积极需求外部世界的援助。达乌德此举显然打乱了苏联人掌控阿富汗的企图,惹恼了苏联和其在阿富汗的代理人。后来因达乌德大肆逮捕阿富汗人民民主党领导人,导致阿明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达乌德的统治。1978年4月30日,阿富汗民主共和国成立,阿人民民主党领袖塔拉基任革命委员会主席、政府总理,阿明任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当日苏联就承认阿富汗民主共和国。新上台的塔拉基再次奉行亲苏政策,全面模仿苏联模式,甚至塔拉基宣布“准备用五年时间完成苏联在60年来所做的事”此举可谓正和苏联之意。
但是,塔拉基奉行亲苏政策,模仿苏联体制,导致阿富汗国内秩序混乱,过于激进的社会改造也引发社会各阶层的不满,这导致曾经的朋友塔拉基和阿明产生严重分歧,至1979年秋,双方矛盾已经白热化,塔拉基获得苏联的支持,但是阿明却先下手为强,在1979年9月14日发动政变,推翻塔拉基政权,16日阿明担任阿富汗民主共和国总统。上台后的阿明公开表达对苏联的不满,要求苏联撤出驻阿富汗大使,奉行亲美政策。阿明的一系列做法,也引起苏联的极度不满,苏联绝不容许苦心经营多年的阿富汗倒向美国,因为苏阿之间有长达两千多公里的边界线,当时阿富汗作为与亲美的巴基斯坦之间的缓冲地带尤为重要。此外,阿富汗还是苏联实施前出波斯湾或着印度洋的跳板。失去阿富汗,意味着苏联通过阿富汗进而获取印度洋出海口的梦想将成为泡影。
因此,在苏联内部主战派在与主和派的争论中占据上风,1979年12月12日,苏联正式决定出兵阿富汗。所以苏联入侵阿富汗与其关键的地理位置和奉行的政策有关,更多的是在当时美苏争霸的世界大格局下的一个缩影。
自1919年阿富汗独立以来,虽然名义上一直是独立国家,但是苏联却不断干涉阿富汗的内政,1976年,达乌德在苏联的支持下发动了政变,推翻了当时的查希尔王朝,成立了阿富汗共和国。
1977年,达乌德正式就任总统,但是达乌德上台第一件事就想摆脱苏联的束缚,这引起苏联的极度不满,1978年4月,苏联支持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发动了军事政变,推翻了达乌德政府,阿富汗国更名为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塔拉基担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总理,塔拉基执政期间国内矛盾复杂,政府重组不断,1979年阿明被任为总理,阿明政府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清洗了人民民主党内亲苏派人士,苏联认为自己对阿富汗的控制受到了威胁,9月底勃列日涅夫决定进行武装干涉阿富汗。
阿富汗战争就此开始,苏联入侵阿富汗是它战后几十年来第一次直接出兵占领一个主权国家,这也标志着70年代苏联对外扩张的顶峰,1979年12月27日苏联出兵8万大举入侵阿富汗,占领了首都喀布尔,处死了阿明,苏联入侵后阿富汗人民奋起抵抗,同时苏军入侵阿富汗的行动还遭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强烈谴责,联合国大会决议要求苏联撤军。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苏联经过权衡利弊以后终于做出撤军的决定,1988年5月苏联开始撤军,到1989年2月15日,驻阿苏军总司令最后一个跨过苏阿边境河,苏联结束了长大9年多的阿富汗战争,之后不久苏联解体。
苏联侵略阿富汗既有国内矛盾转移的内部原因,也有美苏争霸的外部因素,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苏联尴尬的地缘政治决定的。我们都知道苏联继承了沙皇俄国的遗产,虽然社会制度与沙俄不同,但是客观的地理环境依然如故,与其说苏联继承了沙俄的大国沙文主义热衷扩张,还不如说这是为了生存发展所迫。
当年的苏联领土面积2200万平公里,陆地面积世界第一,但是通过观察苏联时的地图就不难看出,如此广袤的领土位置却十分尴尬,虽然三面临海,苏联仍然是个内陆性国家,如今的俄罗斯更是面临这样的问题。苏联的北面是寒冷的北冰洋,北冰洋不仅是封闭性的海洋,被苏联、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格陵兰岛、北欧三国环绕,而且大部分海域是长年封冻的海洋难以通航。
西面的波罗的海、黑海都是属于封闭性的海洋,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被北欧国家、丹麦、民主德国控制,黑海出海口在土耳其手里。虽然太平洋这边比较开阔,但是苏联的大部分人口都居住在乌拉尔山以东的欧洲以及中亚地区,广阔的西伯利亚太寒冷荒无人烟,太平洋对苏联来说远海解不了近渴,这也是沙俄为什么要占领中国外兴安岭的重要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在远东立足,因为这里适合人类居住些。
当时的苏联在欧洲方面有美国为首的北约,不可能再去打欧洲国家,在远东也不敢打中国,弄不好就是世界大战,比较当时中美关系已经改善,再说太平洋远离人口密集区。中东地区大部分地区也是被美国牢牢控制,伊朗刚刚完成革命,国家力量增强,亲苏势力被打压。苏联为了解决几百年来的领土尴尬真正走向海洋,就一直为出海口而战。1979年侵略阿富汗就是延续百年来的“国策”,寻找广阔而不受限制的最佳出海口,接壤中亚的阿富汗就成了走进印度洋的最佳选择。占领了阿富汗,印度洋就近在咫尺了,再占领巴基斯坦或者伊朗,苏联就真正拥抱广阔的海洋了。以上观点有不足之处欢迎讨论,如有启发敬请关注!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魔兽RPG命运战线礼包码分享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