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懒惰的来源 作文?
个人认为一个人如果懒惰,那归根结底是自己的侥幸心理在作怪。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即使懒惰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总有人会帮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一个人不想做饭,他会侥幸地想,有人会帮他做。他不想工作,有人会接济他……正是这一次次的侥幸心理让他们养成了懒惰的毛病。
“懒”是怎么由来的呢?
懒系嬾的後起字。嬾字始见於篆文,形构作从女、赖声,表示懈怠的意思;懒为嬾的异体字,不见於古文字。字形从心、赖声,从心,表示内心的状态;赖声,表示音读,也表示心中有所依赖的意思。楷定以懒为正字。在六书中属於形声。规范字作「懒」。
形声字。从女,赖声。“懒”之本字。《玉篇·心部》:“懒,俗嬾字。”本义是懒惰。《说文》:“嬾,懈也,怠也。”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简与礼相背,嬾与慢相成。”
从拆字上分析,懒是心里有了束缚从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使人心有倦怠颓废之意,是而为‘懒’。
日常生活中 无意识地养成了拖延和不爱做事的毛病,人人骨子里又有不愿劳作的潜意识,长此以往人就越来越懒,需要自己去克服,给自己定目标,不光想办法更重要的是行动。懒是养出来的,是一种通病。知道了懒字的由来,也可以反过来从字面上去除懒病:振作起精神把心里使人懈怠的约束束缚等不良情绪去掉,心里舒畅了人也就不容易犯懒了,说白了还是精神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