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境危机:进入彼此射程内的两国坦克,谁更有优势?
当然是中国15式坦克更加有优势了:电子系统、穿甲能力、高原机动能力占优!面对印队T—72M/T—90S,15式坦克防护能力欠佳;
中印双方各自搭起帐篷,部署一些坦克装甲车辆。其中,印度方面有两辆BMP-2步兵战车部署在近景位置,有三辆主战坦克部署在帐篷前面。中方有十多辆装甲车辆部署在帐篷周围,形成了数量优势。
15式动力系统功率为1000马力电控柴油发动机、它与具有原地转向功能的液压机械式全自动变速箱相连:它在崎岖的高原地区能够保持足够的通过性——火炮、火控系统稳定性和射击精度丝毫不受影响;
T90S动力采用1台V-92S2 12缸V型柴油机,马力虽然和15式轻型坦克相当为1000马力,但是,它与7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的手动变速器相连——印度大平原一马平川:T—90S的动力配置非常适合;不过,进入高原海拔3500米以上的缺氧、崎岖山地行驶,它的传统机械式悬挂和手动变速箱完全无法被15式轻型坦克传动系统技术优势碾压:它导致俄制坦克的通过性差、火炮/火控系统的稳定性无从谈起,时速类似老式拖拉机。
印度俄制坦克最大优势在于防护:它超过15式坦克!那么,中国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
首先,中国的高原基建能力可以为15式构筑防护工事、机动道路:从卫星图片可以看到中方一侧有公路,它让中国坦克迅速形成对印度的坦克数量优势!
其次,15式坦克的火控/观瞄系统源于99A式坦克,技术甚至超越99A:远距离优先发现/优先射击/射击精确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印度缩水版的俄制坦克望尘莫及!另外,中国105mm坦克炮的穿甲能力"壕无人性":直接击穿T—72M/90的侧甲,如果挂载印度牌正面复合装甲,15式加长版坦克炮同样暴穿它俩——这还不包括15式的炮射导弹!此外,15式的尾舱自动装弹机安全系数、作战效率超过T—90S;
15式拥有模块化装甲:依据威胁程度不同挂载不同模块!按照中方在前沿的储备、运输能力、路网/空网能力分析,15式的各类装甲模块拥有足够的前沿仓库——随时保障15式的防护更换;
15式坦克一旦进入作战状态,肯定不会傻乎乎的出现在印度坦克目视距离之内:它会利用远程优势机动打击印度坦克——拍摄到的画面只是双方展示决心:真的交火的话,印度摄影师只能拍摄到己方坦克被"排队点名"爆炸的画面了!
而印度媒体总是看到印军"无畏抗击"中国军队的场面,万米高空的"攻击—1/2"却忽视了:它们才是印军地面部队的噩梦——相信中国军方适当的时候会"提醒"印度媒体的;现在,印度军方忙着全世界买御寒物品,它又忘记:解冻以后,印度军队这么多重武器在泥泞、烂路的高原地区怎么撤下来呢?
15式绝不会一个人战斗——这不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网络中心战"的原则:准备这么多陆、空先进武器,总要看看实战效果!
《王者荣耀》策划Donny称将加强射手的射程优势而削弱其后期伤害,你觉得是否合理?
在Donny的回复中和在11日对射手的调整中看,王者荣耀现在确实在逐渐调整射手方向,比如说黄忠和成吉思汗,将后期的伤害在逐渐向前期靠拢,避免出现射手的两极分化情况。
但这种调整貌似不是太完美,因为我们都知道,大多数射手的生存能力堪忧,在后期团战中如果不能迅速将敌人击杀,就很容易丧命,这在现在看来,都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一名优秀的刺客敌人,总是能够在瞬间就将射手击杀,如果大幅削弱射手,难免会让他们在游戏之中没有用武之地。
前期的弱势也是射手英雄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如果将前期大幅增强,就会让他们的发育速度加快,一些强势的射手英雄就难免会在短时间内伤害爆表,对于其他英雄来说也是极其不公平的,毕竟想要游戏平衡,就不能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情况,否则肯定会出现前段时间养猪流的情况。
增加射程优势倒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但是对于一些需要近战的英雄来说,又有些不太合适,如果射手带了红buff,这些英雄就很难近身,从而被射手风筝致死,最好是对射手英雄区别对待,比如伽罗和百里守约要是再增加射程,就肯定会是无敌的存在,更加的影响游戏平衡。
总之,调整射手就是调整一个团队的核心输出,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会给峡谷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想要均衡的调整射手,可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因为他们的优缺点太明显,如果进行综合性调整,那和战士就没有什么两样,所以最好是从机制或者伤害方式上来把射手进行更改,更突出射手的个性,也能给游戏增加更多的乐趣。
RPK和RPD哪个更好?各自都有什么缺点和优点?
对比下这两款吧
RPD和RPK最大区别是供弹,RPD是弹链式、而RPK是弹匣/鼓式。从火力持续性上来说,RPD这种弹链无疑能泼水泼的更洒脱。
结构上来说RPD是导气+鱼鳃式闭锁,这种结构在当年来看一点没创意,设计师捷格加廖夫之前的两个作品 DhsK机枪和DP28大盘鸡就是这种结构。
而RPK是AK的班机版本,结构自然和AK一样的导气+转栓闭锁,至少从现代的角度看,转栓式闭锁是成功和经得起考验的的。
RPD发射时开膛待击,因此散热比RPK的闭膛好点,能够连续射击300发,而RPK的话150发都够呛。
RPD的枪管比RPK更厚,热容率和散热都比RPK优秀
RPD枪管比RPK要短,因此初速和射程略低。
RPD7.5公斤,RPK只有5公斤不到,这点RPK优。不过从弹链机枪角度去考虑 RPD已经算轻了。
RPD一个弹链盒100发,RPK长弹匣40发,弹鼓75发。但是RPK换弹速度比RPD快多了。
RPD的射速650-750发/分,RPK和AK一样是600发/分。火力上RPD占优
差不多主要区别说完了,总结一下,从设计角度来说,虽然RPD和RPK使用同样的7.62x39mm中间威力步枪弹。但RPD更像是一支传统意义上的轻机枪而非班用机枪,它强调大火力、火力的持续性,但是它比较重,可能会导致班组机枪手无法跟上队伍行进,弹链供弹和鱼鳃闭锁比较复杂,尤其是可靠性和勤务性不大好。从现代眼光去看,它更适合作为一支排级的支援机枪,所以毛子用RPK替代了RPD。
而RPK的话眼光就不错了,是对于班组制式步枪的强化。用比AKM更厚的枪管增加弹道稳定和热容、用比AKM大的弹匣和弹鼓增加火力持续性。而且重量控制得当,不至于让机枪手太苦逼。用传统机枪的眼光去看肯定是RPD优秀,但用现代班用自动武器的角度去考虑的话则是RPK更符合现代作战要求。(虽然两现在都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