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舰船的反导系统能否做到防御二战时期战列舰的舰炮?
应该能。
这两张图片就是赫赫有名的衣阿华级战列舰上的MK-7型406㎜×50倍主炮和大和级94式460㎜×45倍主炮图片,这两种炮弹丸重量非常大,并且破坏力也非常巨大,目前的3000吨级战舰要是被它命中一发在巨大的重力加速度和爆炸能量的打击下很可能被拦腰截断。
图片上就是骇人的406㎜主炮的MK8型高爆弹,与前面的那个战士身材相对比,体积之大是让人吃惊的!
那么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能否拦截这样破坏力的炮弹?回答是当然可以!首先,不论406弹或者460弹,它们的射程都在40公里左右,况且炮口初速并不高,406炮在使用高爆弹的时候炮口初速度是820米/s、使用穿甲弹是762米/s,也就是说炮口初速度均在2.5马赫左右,并且弹丸飞行距离越远速度会越慢的,在飞行35公里接近目标的时候很可能降低到2.5马赫以下,而大和级的94式460炮发射高爆弹或者穿甲弹的时候炮口初速均在780米/s,与406炮弹相当。
那么现代舰空导弹的速度是多少呢?根据公开资料,我军目前的海红旗9、海红旗16和海红旗10飞行速度都在1300米/s也就是说,接近了3马赫,这个速度要是拦截460和406弹正合适!况且炮弹的飞行弹道是很固定的不会像导弹那样变换飞行轨迹,拦截会更容易一些。
这是我军演习的时候,发射海红旗10导弹拦截超音速靶弹的图片。
一般舰载防空导弹拦截炮弹都是先由 雷达发现来袭的炮弹,火控计算机解析出炮弹的飞行轨迹、飞行速度,然后通过光纤传输到防空导弹火控室,确认目标后发射导弹拦截,速度很快的最多5秒钟,其实导弹拦截炮弹不是啥新鲜事儿,以巴冲突当中,以色列的铁穹防空导弹多次拦截的 哈马斯武装的 卡桑火箭甚至迫击炮炮弹。
不但导弹可以拦截二战期间战列舰的炮弹,目前军舰上的近防炮也能,以我军1130炮为例,一秒钟发射166发炮弹,这个发射频率是专门为2.5马赫以上来袭的反舰导弹量身定做的!
2015年也门内战的时候,我海军临沂舰抵达港口停靠后730副炮高扬,随时消灭来袭目标,也门内战双方没啥高科技武器,最多火箭炮、一般陆军身管火炮,或许有一些 反坦克导弹,这些飞行速度较慢的弹药,730炮都可以拦截!
目前美军测试的在研制型 近程高功率激光拦截系统
也许到了10年以后高功率近程激光炮有可能上舰,替代近防炮,到了那个时候不论多快的马赫数的导弹、炮弹相对于光速来说都是静止的!拦截炮弹、导弹会更容易一些。
这个是不可能的,以俾斯麦级的380MM炮弹飞行速度来看,战列舰炮弹的飞行速度普遍达到2倍音速甚至3倍音速上。现在的防空导弹系统主要由雷达制导和红外制导锁定目标。但在海上,海上杂波多,战列舰炮弹正面投影小,红外热信号低,防空警戒雷达可能很难提供准确的数据引导防空导弹和密集阵进行拦截射击。但是不排除密集阵的密集的弹幕提前引爆战列舰的弹头装药。
超音速的目标对于防空体系的压力本来就很大,何况面对全钢制造少量装药的的高音速重型穿甲弹。密集阵再密集也不可能直接击毁这个铁疙瘩。而127MM舰炮和76MM虽然有能力击毁重型穿甲弹,但是实在是很难在对方发射的一刹那。瞬间计算出其炮弹的飞行速度,飞行弹道用大口径舰炮打击。所以从现实来看,战列舰舰炮是根本进行拦截的。
战列舰虽然火力很强,但是早已不适合时代,就是再差的雷达也能找到战列舰这么大的目标并引导其克星舰载机和反舰导弹进行攻击。战列舰若是想从舰队警戒圈外进行攻击除了在物理上无限加长炮管的倍径数,就只有电磁炮才能完成这一“壮举”。美国和中国目前已经开始了相应的电磁炮设计研制工作,据说可以将非常轻的炮弹发射到数百公里外的距离,但是这么远的距离,炮弹的存速和穿甲能力都值得质疑。未来舰炮的发展更多的可以参考美国的AGS-155先进舰炮炮击系统,发射制导炮弹,也能有非常远的打击距离。但是以现代的反导系统用来拦截舰炮也不是不存在,只要有更快的反应能力和更快的出手速度就可以做到,就让我们静观未来的发展吧。
这个问题有点架空了吧。二战时期的战列舰早已退役了,不可能似乎的情况了。当然,讨论了一下也不错。
从理论上说,现代舰载反导拦截系统能够防御二战时期战列舰的舰炮,但是也仅限于技术理论上,实际上毫无意义。
战列舰的舰炮口径在356毫米,406毫米也不少,其炮弹重量要比现代反舰导弹重,个头也不小。以现代雷达及探测技术来说,发现与定位它并不是很难,且其弹道为抛物线式,那就更容易了。
可以发现目标,那么拦截就相当容易了。只不过炮弹的速度要高一点,远比一般的反舰导弹速度要高许多,拦截的难度相当高。
但是这仅仅上理论,实际上毫无意义可言,如何真要让现代舰艇与战列舰相比,只要遇上战列舰的炮击。别想什么拦截了,开足马力跑吧,S形机动路线,以机动保命吧。
原因很简单,战列舰主炮对目标的射击讲究齐射,一次打8到9发炮弹,这些炮弹将在3秒内,发射完毕,如果快的速[ 度等于饱和式攻击,现代舰载反导拦截系统根本没有如此之大的承受能力,通常一次对抗1个目标,至多同时对抗3个目标,超过3个,第4个目标将被无视。
如果一次打过来8发炮弹,只能对付其中的1到3枚,百分百的成功率,也等于有5枚漏洞,有意义可言吗?
反导系统对来袭目标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超过的部分无力对抗的,它并不是大家那样,将火力对准某一方向发射,而是计算,让导弹去迎头拦截目标,或者炮弹打到某一个点上,而这个点正在好在目标必经之处,漏掉目标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对抗多目标无能为力。
答案是——无法拦截但可以躲开
一。反导系统可以准确地捕捉战列舰炮弹(下称炮弹)的弹道和弹着点,但现役的拦截弹都无法摧毁炮弹或使炮弹变向(以406炮弹为例)。
1.反导拦截弹是通过撞击(20、30速射炮)和破片(57、76炮以及反导导弹)摧毁来袭导弹。而406弹是要撞穿数百亳米的装甲的,所以它的弹体很结实(即使高爆弹也是如此)。拦截弹的弹丸或破片打在406的弹体上毁伤效果近乎零。
2.406的引信在弹体内(后半部),通过撞击时的加速度效应引爆炸药,拦截弹无法通过命中引信引爆炮弹。
3.406弹重一吨,拦截弹弹重两、三百克,拦截弹无法用撞击使406弹偏航。
二。反导系统可准确预测406的弹着点,以20千米交战为例,炮弹飞行时间约40秒,出膛后5秒,反导系统能算出弹着区域(406是六发或九发齐射),有大约35秒的时间让军舰驶离弹着区。二战时小驱和轻巡的方法是冲向对方上一轮齐射的弹着点,因为两轮齐射很难落在同一区城,当然,这也是撞大运。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以舰炮防御战攻略为主题写1个文章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