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球大作战基本规则以及玩法介绍?
球球大作战四周年了,2015年开始到现在大概出了10几种玩法,下面我来详细介绍几种重要的模式!
①自由模式
自由就是自己一个人玩或者和队友合作扎刺发
育,但是小心不要把队友最后一个球吃了,时
间是12分钟一局。时间固定。(注意:输了要掉段位)
②团战模式
团战就是5个人为一个队伍,和自己关键词一
样的就是队友,不一样的就是敌人,前期扎刺
发育,后期吃敌人为主,可以放心吃队友分
身,但不会把队友最后一个球吃了,一局时间
是12分钟。时间固定。(注意:输了要掉段位)
③大逃杀模式
大逃杀可以玩单人模式,也可以玩双人模式,
不用担心一个人玩会遇到有队友的,单人开始
游戏遇到的全是一个人玩的,反之,双人也一
样。通过扎刺吃球发育,每隔几分钟就会缩圈
一次,要往右上角的绿色区域走,左上角显示
是盾,如果在危险区盾会渐渐减少,直到0盾,
0盾之后整个球会渐渐缩小,直到没有,那样就
输了,扎一个小刺有1个盾,大刺有3个盾,吃
人的话对方有多少个盾你就会得到多少个盾。
一局如果玩到最后需要10/11分钟。时间不固定。
(注意:输了不掉段位)
④生存模式
生存模式不能合作,队友不能加入比赛,一开
始玩每个人有3条命,每吃一个人就有一条生
命,在排行榜上越往前排名最后的奖励越多,
获得的奖励多数是合成圣衣的材料。一局9分钟。时间固定。
(注意:输了不掉段,赢了不升段)
⑤双冠模式
玩法和大逃杀一样,就是不能扎红色的刺,不
能单人玩,只能双人。一局9/10分钟,时间不固定。
(注意:输了不掉段)
⑥迷雾模式
和大逃杀差不多,只不过是团队模式,一个团
队5个人,盾是每个人分开的,不能扎红色的
刺。一局10/11分钟,时间不固定。
(注意:输了不掉段)
以上是我的经验,希望能帮到你❤
图片按介绍模式顺序排列
①自由②团战③大逃杀④生存⑤双冠⑥迷雾
在这个球球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化身为一颗独特的球球,大球吃小球,努力生存下来就是唯一目标。
这个就是进入游戏后的画面,左上角是你的体重,也就是大小。越大,你的体积就越大,体积大的可以去吃体积小的 差不多体积的不能互吃。
中间上面的是本局时间 一局一共20分钟 20分钟过后会结算开始下一局游戏。
右上角的是排行榜就是体积最大的前十名,大家可以去努力上榜。
右下角闪电是发射一个小球,小球可以让别人吃让他们变大 也就是说可以去喂别人,但是发射小球会减少你的体重 旁边的减号是分裂。比如你现在是个打球点击分裂即可分裂出两个一样大的球,点击2次即可分裂4个。
最后关于移动,可以在屏幕的任何地方点住屏幕移动手指,即可出现操作圆盘。
背阔肌怎么练最快?
背阔肌相对来说并不如胸肌那么好练,都说新手练胸,老手练背,高手练腿,是有一定道理的。
锻炼背阔肌,有些新手甚至找不到背阔肌发力的感觉。因此首先要知道背阔肌在哪里,还要知道怎么激活背阔肌。激活背阔肌,要想热身、活动关节、动态拉伸背阔肌和肱二头肌,再激活背阔肌。拉伸背阔肌、肱二头肌,活动关节的方法可以在keep里找相关锻炼课程。
拉伸背阔肌的方法。
激活背阔肌动作有很多,常见的是将双臂做肩内收,下图是俯卧,平时可以站姿做这个动作。
锻炼背阔肌要学会控制肩胛骨,要收缩肩胛骨,肩胛骨带动肘关节,肘关节带动器械或身体。
锻炼背阔肌,可以分为宽度和厚度两个方向,锻炼时器械运动轨迹要与背阔肌基本保持在同一条线上或保持基本垂直的状态。
锻炼背阔肌宽度,主要是在做动作时双手握距宽于肩,比如引体向上时双手握距宽于两肩宽时,对宽度锻炼效果较好;锻炼背阔肌厚度,比如坐姿划船时用V把划船侧重锻炼背阔肌厚度。锻炼背阔肌的动作很多,新手可以尽量多用固定器械进行锻炼,更容易找到背阔肌的发力感,有一定经验以后再用杠铃和哑铃进行锻炼。对新手来说,锻炼时不宜使用过大的重量,以背阔肌获得最大发力感为主。每次锻炼背阔肌3-6个动作,每个动作3-6组,每组6-12次。新手锻炼的动作、组数和次数,相对来说较少,每周锻炼2次为宜,以后可以每周锻炼1次,每次把背阔肌练到位就行。
除了锻炼,还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碳水,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盈余。
引体向上是锻炼背阔肌的最佳动作,但是很多人做不了引体向上,可以用高位下拉、各种划船来做基础锻炼,有一定经验以后再做引体向上,KEEP里有引体向上的锻炼课程,但需要一定锻炼经验。
引体向上、高位下拉、杠铃和哑铃划船、都是最常见的动作。一般先做引体向上,做不了引体向上就先做其它动作。
以上动作都是常见动作,下面的直臂下压,也是常见动作,一般可以作为最后一个动作,锻炼时重量比较小,更容易找到背阔肌发力的感觉。这个动作如果作为热身动作也可以,做1组就行,如果作为第一个动作,之后做引体向上的话,要求背阔肌力量比较强。
增肌锻炼不是一时半会就能练成的,需要常年锻炼,背阔肌平时用到的不多,本身比较弱,更需要常年锻炼,不要想锻炼几个月就能练出背阔肌。另外背阔肌,或者说整个背部容易出现不对称,也需要适当调整,加强较弱一侧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