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箍棒并非龙宫第一神兵,孙悟空为何拒绝了7200斤重的方天画戟?
孙悟空一开始是有兵刃的,它不是棍,不是钉耙,而是一把大刀,这把刀据说是从傲来国兵器库里偷来的。
凡人用的武器,对于神猴来说,用起来极不顺手,一则它太轻了,二则太不结实了,就连砍个石头刀都能豁口,为此孙悟空十分苦恼。
后来,有个老猴子建议说:“大王是神仙,凡间的兵刃使的不习惯,不如去东海龙宫那找一找,听说那里宝贝多!”
说走就走,悟空一个猛子扎进东海,到了龙宫之后,东海龙王隆重接待,殷勤备至,悟空是地头蛇,法力高强,强龙也不敢惹地头蛇呀!
龙王问明来意之后,欣然应允,便让小的们抬出一把大砍刀来,悟空抬头一看,不耐烦道:“怎么又是刀,哥不喜欢刀,换别的!”
没奈何,龙王又让人抬出九股叉和方天画戟,一个重3600斤,一个重达7200斤,这俩宝贝,都算是龙宫里顶尖武器。
龙王这次诚意满满。
悟空拿起方天画戟,胡乱耍了几下,觉得不趁手,扔在地上,耍赖道:“太轻,太轻,有没有更重一点的!”
没奈何,龙王搬出镇海之宝—如意金箍棒,他的本意是让悟空知难而退,抓紧滚蛋,因为这跟棒子,乃大禹治水之时放在此地的,做工粗糙,十分笨重,又粗又长,根本没人会拿它当做武器。
悟空仔细看了看又粗又长的棒子,还放着金光,心中十分欢喜,可惜的太粗太长了,滑不溜丢,悟空叹息道:“要是小点就好了!”
话音未落,棒子像是听懂似的,突然变小,再小些,棒子越变越小,拿到手里刚刚好,悟空高兴极了,拿起棒子疯狂耍了起来,直耍的龙宫地动山摇,仿佛发生十级大地震。
自此,金箍棒跟了孙悟空!
其实,与其说是孙悟空选择了金箍棒,不如说是金箍棒选择了孙悟空。
那棒子,被大禹放在东海定海,几千年过去了,动也不能动一下,无聊透顶,它也想出去见见世面,而悟空无疑是它出去的最好机会。
说了这么多,孙悟空为何当初不选方天画戟,而选金箍棒呢?
原因至少以下三点:
一则,孙悟空是要成佛的,你见过哪个佛,扛着方天画戟到处打架的,而棍子、禅杖、戒尺、戒刀、佛珠之类的,才是佛门弟子的标配。
二则,方天画戟携带不方便!金箍棒可大可小,小到可以放下耳朵眼里,要是选择方天画戟,就算变小了,放耳朵眼里也扎人呀!
三则,金箍棒与孙悟空的动物身份比较般配,孙悟空是猴子,猴子习性喜欢爬杆,而金箍棒其实就是杆子,自然深受猴子喜爱了。
提到孙悟空,大家不由自主的会想到他身上标志性的两件装备——金箍和金箍棒。当然了,金箍这个东西是制约孙悟空的,猴子巴不得没有,不过金箍棒确实是他自己的选择。
照说龙宫神兵那么多,尤其是七千二百斤重的方天画戟极其拉风,为何孙悟空却最终选择了金箍棒呢?金箍棒又是否算得上龙宫第一神兵?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所谓的定海神针
提到金箍棒,多数朋友一定会联想到“定海神针”,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定海的无上至宝,有它在则东海风平浪静,若失了此物则龙宫震动,大海不宁。这样说起来,金箍棒确实是龙宫第一神兵。然而,这样的说法其实不过是以讹传讹,原著中的金箍棒从来不是什么安定东海的“定海神针”。
那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能中何用?
说白了,这就是一块铁,只不过名字比较高大上,叫“神珍铁”,而所谓的“定海”并不是安定东海或者安定海洋的意思,而是说定江海深浅,也就是测量的意思。大禹治水,总是要测水深浅的,但是没有那么长那么大的尺子,于是这块硕大无比的神珍铁就派上了用场。
从这个角度讲,金箍棒不仅算不上龙宫第一神兵,甚至连真正意义上的武器都算不上,它更接近于生活工具。当然了,也不能因此就小觑它,太上老君的紫金葫芦、幌金绳、芭蕉扇都是工具,但随便哪一样都算得上独霸一方的至宝了。
其实关于《西游记》有很多常识性的误传,比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其实是一种眼病;红孩儿把孙悟空烧得很惨,其实孙悟空根本不怕三昧真火,他是被烟喷伤了眼睛;而我们刚才提到的定海针神也是,它的正确叫法是定江海深浅的神珍铁,主要用途是测量。
龙宫借宝
孙悟空是只挑剔的猴子,他的第一个兵器是杀死混世魔王后夺来的刀,这把刀是凡品,悟空使着不趁手,甚至于此后孙悟空都不喜欢刀这件兵器。在龙宫借宝时,龙王第一个准备奉上的就是刀,但是孙悟空居然说他不会使,这不是胡说八道嘛。
之后,龙王又命手下抬来九股叉和方天画戟,不过孙悟空嫌轻没要,其实个人一直怀疑悟空这里有装比的嫌疑。
无论是九股叉还是方天画戟其实都是不错的兵器,但是对于孙悟空而言,这两件兵器没有特别吸引他的地方,就本质而言和之前用的那口刀没有区别。孙悟空大费周章的来到龙宫,想要的是真正的宝物,而不是一件普通的兵器,这也是他对外表拉风、重量也不错的方天画戟毫不上心的原因。
悟空与金箍棒冥冥中的羁绊
后面就是我们熟知的剧情,孙悟空最终拿走了如意金箍棒,很多人觉得这是孙悟空的选择,事实确实如此,但谁又能说这不是冥冥中金箍棒对悟空的召唤呢?
我们这海藏中,那一块天河底的神珍铁,这几日霞光艳艳,瑞气腾腾,敢莫是该出现,遇此圣也?
金箍棒此前在东海始终没有特别之处,直到孙悟空去东海之前,开始释放光华,这似乎是冥冥中的一种宿命牵引,若非如此,在悟空借宝时,恐怕都未必有人会想起这块铁,毕竟在这之前从来没人将它看做兵器。
悟空是个充满好奇心的猴子,听说有这么个怪东西自然要去看看,可是那么大一根铁柱子自然用不了,这时的悟空怕也没看上这块铁,只是随口说了句若再短细些才可用,没想到言出法随,柱子居然真的变了,这样奇异的东西哪个会不喜欢,于是悟空便仔细看了这铁柱子,才发现柱子上的字。
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原来这本就是一件神兵,只是无人知晓罢了。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悟空怎么可能不选择金箍棒而回去要那看起来拉风的方天画戟?
所以说,表面上是孙悟空选择了金箍棒,实际上是金箍棒用自己的“努力”让孙悟空从好奇到爱不释手。
综上所述,悟空是怀着讨要宝物的心思去的龙宫,方天画戟虽然是件不错的兵器,但没有特别之处,也就是说没有吸引到悟空。这让悟空多少有些失望,在这样的心境下,释放光华又能大能小的神珍铁出现了,于是乎悟空最终选择了曾经只是被拿来当尺的如意金箍棒。
菜市场卖油条的大哥,和我聊孙悟空为什么要选择金箍棒。因为金箍棒是定心神棍。
我家楼下菜市场有个早餐店,专门炸油条的,一个姓胡的大哥炸了好多年油条,油条炸的真的好,酥脆喷香。大家都叫他油条胡。
我很喜欢去吃他炸的油条,却发现他没生意的时候,常常一个人坐在摊子前看书。于是和他聊天,才发现他说话挺有内容,不像个炸油条的。
有一次,我路过他的油条摊子,发现他正在看《西游记》。我于是打趣:油条胡,你还看这书啊。看得明白吗?
他说:你问问我,西游记哪个事情我不比你明白。
我一听就来劲了,于是搬个椅子坐下。问道:我问你,金箍棒并非龙宫第一神兵,孙悟空为何拒绝了7200斤重的方天画戟?
他说:这个事啊,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孙悟空是个精猴子,他可不傻,老龙王拿出一堆兵器来,他知道这都是敷衍,他是带着一个明确的目的来的,找宝贝的。
什么刀啊斧头啊锤子啊方天画戟啊。
这都是老龙王敷衍自己。
这点江湖套路,孙猴子不会不懂,所以他撒泼要求老龙王必须拿点真家伙出来。
所以有时候我们去办事,一趟下来,几句话下来,我们总觉得没有希望了,一看别人态度不好,或者敷衍我们,我们一点耐心都没有,你看看孙猴子,为了宝贝,不遗余力。磨到老龙王没有办法,只能拿出真宝贝。
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个原因是:孙猴子是学道之人,他明白自己要搞的,不是最好的,而是最适合的。
孙悟空在菩提老祖那里不是瞎搞混日子的,也是听经闻道,参禅悟果,很多道理他都懂。一个修道之人,会知道自己适合搞什么,而不是非要去拿最好的。龙宫里金箍棒虽然不是兵器,但一般的兵器对他来说,不合适。
不适合他那个潇洒不羁的顽劣性格。孙悟空有一种秉性,他顽劣、洒脱、来去自在、随性放逸。这种性格,拿一柄方天画戟,也不是个样子。
这些兵器,对他来说,路数呆板,不灵动,不自由,负担重,对武艺不是助长而是阻碍。
反而金箍棒,简简单单,灵动自由,要大就大,要小就小,可以做到人棍合一,自在灵活。
第三个原因是:金箍棒是定海神针,是定力,是定心的神力。
西游记里有很多的佛法真谛。金箍棒就是其中之一。
定海神针,是干嘛的,是镇定大海的,大海波涛汹涌,全靠它来镇住。这是什么?这就是安定的力量。有些人说:这是人“海底”的定性力量。犹如海底“灵蛇”,要大就大要小就小,是生命力的源泉。
也有道理,但是他主要还是比喻定力、如如不动的定心。
我问“金箍棒怎么能叫做如如不动呢,它可是一会大一会小,动来动去的。
油条胡说:如如不动,不是死在那不动,如如不动,是可动可不动,随时如意而动,但是绝不动摇根本。
所以说,动而不动,不动而动。随万物万事无常而动,却不因其乱动中心,称为如意神针。
我说:我被你绕晕了。那到底是动还是不动。
他说:不动就是死,动才是活,但有个不动的,本质是不动的,这个本质本心,从来没有动过。这就是定力。这才叫定。而不是一坐下去天地浑忘百千万劫不出来。
孙悟空拿着这个如如不动的如意金箍棒,便能够如意随他变化,要大就大要小就小,但是大大小小,大到可以撑天,小到可以放到耳朵里,都不影响它的本质,它还是金箍棒,没有变过。
我说:原来如此,那你这样说,孙悟空这定海神针,应该一路上帮他啊,怎么还是那么冲动,要去大闹天宫,见了妖怪就要一棒子打死呢?
他说:孙悟空有了定力后,还不懂得运用,这个定力定性,其实人人都有,孙悟空拿到手了,发现他威力无穷,所以有了偏执,觉得自己本来就法力高强,还拿了一个神棍。不得了了,于是随着偏执,大闹天宫。一直到压在五行山五百年,都没有能修好他那股猴性。
所以说,即使知道定心,也还要九九八十一难磨炼,才能和定心真正相见相契合。所以啊,孙悟空这一路修行,是真的不容易。
我们以为知见明白了,就很厉害了。可是还是差得远。你不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不和妖魔鬼怪一番拼搏,不走这坎坷之路,何以能这么简单就修到位。
知见明了,其实未算真明白,必须实修实证。所以拿起金箍棒,也要一路耍下去,一难有一难的感悟,有一难的积累。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金箍棒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