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对应的天地神人鬼,是如何相生相克的?
这问题问得有点“胡拉被子乱扯毡”了。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如天为阳,地气为阴。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古人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
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属于木,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属于火,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属于土,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属于金,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属于水。
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相生相克关系可以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乘相侮可以理解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中医运用阴阳五行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中医理论。可以说中医的原理的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之上的,题主说“中医的阴阳五行”是不对的。
“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在天成气,在地成形” ,五行代表五脏,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脾属土。五行生克的关系阐明五脏之间的关系,五脏统领着人体的六腑、经脉脉络,人体的各个关节、各个部位。
《西游记》第五十八回说六耳猕猴,“……菩萨又请示周天种类,如来才道:“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
佛教所谓的天地神人鬼五仙,天就是大罗金仙,肉身炼化,也叫带肉大罗金仙;神仙就是出了阳神,飞升了但肉神尸解;地仙还没出阳神,但已经得了六神通,肉身也不死;人仙只的漏尽通(烦恼尽除、得解脱、威德具足的境界),不病不灾;鬼仙是死了的修行人,没命功只得性功,出阴神。
天地人神鬼与阴阳五行应该没有关系。
[大笑][心]阴阳五行天地人神鬼的合理性与非合理性,自古至今,不管名人还是非名人,解释的多数往往都不太令人满意,还总是赞曰博大精深,实则令人云山雾罩不知所踪,还被后人诟为迷信。其实可怜的是求知之欲又不得真知, 又可叹的是能说清楚的又太少 !
●不合理性又非常常见的是,把阴阳学说,以矛盾学说做解释,才是弥天谎;比如说自相矛盾,能说是自相阴阳吗?阴阳怪气能说成是矛盾怪气吗?很显然是说不通的。
●阴阳的合理性在易经里,一阴一阳谓之道,乾坤易之门也。属性一分为二,有利于达到执简奴繁的目的。反观老子又把道,神秘化,玄虚化,增加了不可触摸的成分,好像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如:道,可道,非常道之类。易经又指出简则易知,易则易从,你看多么简单明白!
●五行的分水岭:抽象派与物质派分为两大派。
物质派在尚书,木主曲直,金主从革,火主炎上,水主润下,土主墙稼。
中医内经抽象派:木主青春酸肝条达又藏血,火主苦赤心夏又生血,土主甘黄脾长夏以实四肢,金主辛白肺秋生气,水主咸黑肾主孕育、骨髓牙发。又用五行理念,相生相克互相制约。四季交替与颜色,四肢与气血等都进行了系统功能化抽象归纳,并非物质固化实相。
物质派与抽象派若混为一谈的话,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功能化抽象,也是离不开物质转化成功能化生命的基础,所谓:形而上谓之神,形而下谓之器。形又从哪里来的?升清降浊上见分晓,运动之中论生灭与有无始终。
●天地人神鬼:
天地氤氲,升清降法;升清为天,降浊为地二分法属阴阳归类法;天地人称三才,人在天地之中,贯通阴阳上下以统八方,始终贯穿一理。
至于鬼神决不是什么神仙鬼怪与佛的神话概念;鬼是或然规律,神是必然规律,才是更为合理清淅,可详察于易经。
敬请提出合理的建议为盼![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