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号这么远是怎么和地球联系的?地球工作人员是如何控制它的?
陆上测控站,海洋上的远洋测控船队,各种测控装备把地面人员的指令转变成电子,激光等等形式的信号,以光速向宇宙飞船,探测器等等传递而去,接收而来。大致原理就是这样的。
还可以有中继卫星等等传递,乃至加强信号,例如科幻小说《三体》中,叶文洁
就把太阳当成了"信号放大器"向宇宙空间发出了地球的信息,结果引来了"三体"星人。
没空深究此问题。
看看元旦前关于新视野号的报道吧。
光速每秒约30万千米,天文探测,控制传递的信息差不多也是以这个速度传播的。
这和其它宇宙飞船的测控基本相同,采用无线电通讯和遥控,唯一不同的是:由于相距太过遥远,飞船和地面测控站之间出现的信号时间延迟6个多小时,因此就通讯而言,新视野号传回地球的所有资讯都是滞后的,若要根据传回的资料进行实时控制是不可能的,所以地面测控站会使用超级电脑对新视野号的运行轨迹进行提前6小时多的实际测算,即保证地面控制信号在精确到秒的情况下提前6小时多发出并基本做到遥控信号到达新视野号与实际点相符。随着新视野号的不断远离,超级电脑会加上新的时间延迟以保证同步。
但新视野号自身在前行途中会碰上如陨石等突发状况,这种情况新视野上的雷达等装置会自主进行智能判断并进行规避,同时将变轨等状况发回地球控制站,让控制中心能根据状况进行运行路线的适当调整。当然随着新视野号更远或飞离柯伊佰带,其能量耗尽或受到冲出太阳系后的其他影响,新视野号与地球控制中心的联系将越来越不容易,最终消失在浩瀚宇宙中,但新视野号对地球人类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将是巨大的。
美苏争霸中后期,苏联为何被美国越甩越远?
美苏争霸的中后期苏联的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整个国家的发展处于危机边缘的状态,苏联国力已无法支撑全面与美国对抗。
美国的经济体制在冷战时代就是走的军民融合的体制,军事工业发展出来的一些技术很快就转化成民用产品。大家熟知的波音公司就是军民融合的典型代表,这样的发展体制使得军工行业不但不是经济发展的负担,反而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反观苏联的经济体制一直是以战时经济作为发展目标,很大的一部分财力都消耗到了军事领域,这可是纯粹的消耗。这是苏联经济发展模式与美国的本质区别,军事领域的进步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极为有限。
从美国与苏联的经济发展体制的简单对比就可以明显看出来苏联体制缺乏后劲,而美国体制却可以循环有序的不断得到发展进步。时间越长苏联的弊端显现的越为明显,除了经济体制上的问题,苏联陷入阿富汗的战事也是加快其经济崩盘的重要原因。
到了八十年代末期苏联已经到了朝不保夕的地步,再加上苏联领导人不切实际的改革使的苏联越来越难以维继下去,最终被自己所拖垮。
美苏这两个世界大国在二战以后也迅速进去了冷战状态,双方进行了各种竞赛,苏联在虎式坦克上吃了不少亏,所以研究了很多型号的坦克,当然这只是常规武器,核武器才是重中之重,最后的结果是双方都有了核武器,接下来就是美国的高明之处了!都有核武器,那么不可能再打仗了,如果打急了互相扔核武器谁也成不了最后的赢家,所以美国故意透露出一个太空计划(类似星球大战)这又是一个质的飞跃,如果能成功当然世界霸主!但是当时就算是现在也是很难实现的一个目标,可是苏方上当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搞这东西,结果肯定是失败告终!最后的结果这也没搞成,其他的也被耽误了,最终就这样拉开了综合国力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