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游网

《铁血二战游戏攻略大全》(《铁血二战游戏攻略大全》在线观看)

你还在问《铁血二战游戏攻略大全》?今天给大家分享《铁血二战游戏攻略大全》的知识,有什么疑虑可以咨询在线客服。
  1. 二战各国轰炸机如何保证命中精度?
  2. 二战爆发前,德军为什么对进攻波兰而感到信心不足?

二战各国轰炸机如何保证命中精度?

二战中,世界各国的拥有一定数量的轰炸机,而这些轰炸机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偏差,如何解决偏差呢?1.降低高度,让落弹范围变小。2.降低速度,让预判不困难。3.在天气好,少风少云的情况下作战。4.就是飞机的设备比较好,如果飞机装备了比较好的光学瞄准镜和校准器就可以事半功倍。

再一个就是,二战有一种轰炸机叫俯冲轰炸机,可以达到高命中,而且适合进攻像坦克这样的小目标,而且效果非常好,如德国的斯图卡。如果你希望用火力震慑敌人,或者你不缺少弹药,地毯式轰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要保证取得制空权的前提下,现在的精确轰炸已经被导弹和精确自导炸弹所取代了,战争已经向着简化发展了。

谢谢你的阅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早期,为了避免平民伤亡,轰炸机会在白天空袭并准确投放。云层和烟雾经常遮蔽目标,所以炸弹的投放是通过最后一次导航“修正”的航位推算来完成的——轰炸机根据目标的预计到达时间投放它们的炸弹。一些空军很快发现白天轰炸造成了巨大损失,因为战斗机拦截变得容易,转而进行夜间轰炸。这使得轰炸机有更好的生存机会,但更难找到目标的大致区域,更不用说精确投放炸弹了。

德国空军首先解决了这个问题,使用一系列无线电波来引导飞机并指示何时投放炸弹。尝试了几种不同的技术,包括尼克斯贝因、X - Gerat和Y - Gerat (沃坦)。这些提供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准确性——英国突袭后的分析显示,投下的绝大多数炸弹可以放置在距离目标中线100码( 91米)以内,沿着在目标点周围几百码处散布,即使在数百英里范围内的漆黑条件下也是如此。但是这些系统严重依赖于精确的无线电接收,英国人在“无线电之战”中发明了第一种电子战技术来成功对抗这种武器。

英国皇家空军后来开发了自己的波束制导技术,如GEE和Oboe。这些系统可以提供大约100码半径的精确度,并辅以向下看的雷达系统H2S。英国发展了专门的“地震”炸弹(需要非常精确地投放),导致了辅助瞄准技术的发展,如SABS和探路者部队。像617中队这样的特种部队能够使用这些技术和其他技术来达到惊人的精确度,比如法国克莱蒙费朗的米其林工厂爆炸案,他们被要求摧毁这些车间,但是让旁边的食堂安然无恙。

这一发展过程是在密集防空火力的条件下进行轰炸驱动的,这意味着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英国皇家空军炸弹可以从15000英尺高的目标25码内准确地投放到目标上,而且是从低空投放。

对美国陆军航空队来说,白天的轰炸是正常的,以防御战斗机的箱式编队为基础。轰炸是通过一架领头飞机进行协调的,但是尽管名义上仍是精确轰炸(与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进行的区域轰炸相反),高空轰炸的结果仍然散布在一个区域。在练习场战争之前,美国空军的一些机组人员能够产生非常准确的结果,但是在欧洲,天气、德国战斗机和高射炮以及对新机组人员的有限培训都无法再现这种精确度。美国将目标区域定义为围绕目标点的半径为1000英尺( 300米)的圆——对于美国空军的大多数攻击,只有大约20 %的炸弹落在这个区域。美国白天的轰炸打击德国空军,比摧毁飞机生产工具更有效地减少了德国的防御力。

精确轰炸困难的一个例子是1944年北半球夏天,47架B-29飞机从中国基地袭击了日本的钢铁厂。只有一架飞机真正击中目标区域,而且只有一枚炸弹。这一枚500磅( 230公斤)的通用炸弹占此次任务中投放在钢铁厂上空的376枚炸弹的四分之一。108架B-17轰炸机由1080名飞行员驾驶,投放了648枚炸弹,以保证在400 x 500英尺( 150米)的德国发电厂内只有96 %的几率被击中两次。

就说逼格最高的“诺顿”轰炸瞄准具把,是一种机械计算机

早期轰炸机是使用光学陀螺瞄准具,在自己飞机正下方位置画上标识,依靠飞行员判断提前量进行轰炸。真正的创新是荷兰人卡尔·诺顿为美国海军发明的诺顿轰炸瞄准具,这是一种早期机械式计算机,可以输入数据来计算弹道。

诺顿轰炸瞄准具,二战美军轰炸机投弹手学习使用这种设备前必须先宣誓严格保守秘密,其精度可以达到从21,000英尺(6400米)的高度击中100英尺(30米)的圆圈。这张照片是托马斯·威尔逊正在给其B-29轰炸机上装全新的诺顿轰炸瞄准具,因为这架轰炸机将要执行投放广岛原子弹任务。

诺顿轰炸瞄准具有瞄准具和陀螺稳定仪两部分组成,瞄准具实际上是一部早期机械式计算机,虽然体型不大,但是由2000多个精密零部件组成,包含大量齿轮和轴承轴承,这些机械式设备利用电池和电动马达进行驱动,飞行员通过调整输入盘,输入空速和风速作为参数,诺顿标准仪自动计算出从飞机的地速(天上飞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并根据风向、航向、偏航角等数据,测算出最佳投弹时机。 整个瞄准具安装在陀螺稳定仪上面,美国专门研制了电动陀螺仪,每分钟转速达到30000以上,让其在飞行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铁血二战游戏攻略大全》(《铁血二战游戏攻略大全》在线观看)

而另一项设备关键就是自动驾驶仪,当诺顿瞄准具准备进行轰炸的时候,轰炸机转而使用一种早期机械式自动驾驶设备,从来保持飞行航向、航速的稳定性,从而准确实现轰炸。诺顿轰炸瞄准具可以说是早期火控设备的雏形,标志着轰炸可以通过精密计算来实现,不再单纯依靠投弹手的经验。安装在轰炸机前投弹手舱的诺顿瞄准具

二战爆发前,德军为什么对进攻波兰而感到信心不足?

二战爆发,德军在军事思维和军工发展等多方面碾压波兰,就用了区区一个月的时间就让波兰缴了械投了降。

那么,既然是全方位的各种碾压,纳粹德国在吊打波兰前面却还会心慌意乱没有底,如此深感不自信呢?下面简单分析一下二战爆发前的形势。

纳粹德国之所以不自信,是因为在二战之前,波兰基本就是个欧洲的扛把子,实力可是杠杠的。

首先来说波兰面积大,位居欧洲第六,是相对欧洲其他国家的大,国土面积38.8万平方公里,与德国相比也差不多,地多自然人多。

波兰的土地是在一战结束之后开始扩张的,波兰重新建立之后全面出击掠夺土地,竟然可以在苏联身上咬了一大块的肉,抢了苏联的地,必然为苏联与德国签订协约铺垫,然后通过和德国分割了捷克斯洛伐克。

所以波兰其自身实力可以扛把子了,他还和多个国家结了盟,自己有了一支人数众多的军事力量,外交有盟友,所以波兰当时是欧洲名副其实的大国,德国忌惮在所难免。

虽然波兰实力较强,但是波兰是平原很适合闪击战实战,加上德国开战就是为了赖掉一战之后乱七八糟的帐,说白了就是又穷没又没有发展的空间,所以德国脑子一热选择铤而走险。

德国方面从战略上来看,德军这种行为,冒着的风险关乎国家往后的历史走向,而成功的希望却寄托在德军对波作战的迅速结束和法国发起进攻的时间上,如果单方面德军对波兰作战还相对可以控制的话,对于法国的进攻就完全不在德军的控制之列了,只是寄于运气和国运。

在与波兰之间的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大量的德军部队就已经从东线调回紧急派往了西线以加强那里的防御同时预防法军,可以看出德军对于自己西面法国的顾虑。德军军工力量强大,但法国军队有许多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

在重炮方面法军更强,而德军的新组建部队,只是由经过短期训练的部队组成,这就可以说在西线那里,法军占据着非常大的优势,如果法军发起进攻,德军必定失去后路。

但是法国却无动于衷,所以德军能赢得胜利,很大的一部分的功劳要归功于法国军队的无所作为,和他们的思维太落后,而且法军军队甚至和一战时一样的方法作战,但德军已经将轰炸机和坦克取代了重炮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进攻波兰时以为英法不会开战,所以德国也没完全准备好。

甚至德军53个现役师中的42个投入到了对波兰的作战,几乎全部空军部队飞到到了波兰跳伞进行作战,在西线只有区区11个现役师以及新组建的35个师,这些新组建的师还没来得及进行基本的训练,战斗力简直弱鸡而且还只有3/4可以参加战斗。

而且德军陆军总司令部手中没有任何强大的预备队以应付突发的状况,只有一个第22师在陆军总司令部手中,所以德国西线基本毫无防守能力可言。

综上所述,德军在其进攻波兰时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一方面德国一拍脑袋想到老子要是进攻波兰会不会和老子预想的一样那么轻松,波兰军队的战斗力如何。

二是我万一去打波兰了苏联这家伙会不会有想法,还有就是英国和法国会不会釜底抽薪抄了自己后路。

这时候开始纳粹佬去找前苏联的家伙说了,往后我不打你你也别打我哈,苏联寻思着之前波兰还干过自己,于是一拍即合同意了。

德国开始放心去打波兰了,而占领波兰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兵源。虽然德国有所顾虑但是德国贼胆大便开始闪击波兰。

有人好奇了为啥德国打仗用闪电战,闪电战就是用机动部队快速协同作战,由于军工力量雄厚,所以纳粹佬就开始组织发明坦克,然后还真被这些家伙捣鼓出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坦克,然后德军之中提出的以坦克打头阵的超快机动作战,而这个新型的坦克则为刚刚提出的闪电战有了硬件上的支持。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铁血二战游戏攻略大全》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