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学生做事能力强大企业只看院校,入门机会都没有,咋办?
我说下我的个人意见,第一,你可以选择考研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选择进入大企业。第二,如果就业可以选择一些通过考试进入大企业机会。第三,还没有机会,可以换一种思维,大企业稳定平台高收入高,可以人才也相对多自己晋升机会和晋升的空间可能会很激烈,一些中小企业肯定锻炼机会更多,提升更快。要相信金子总会发光。第四,我高中毕业20年了,大学毕业16年了,我很多同学就业在中小企业的,几年的锻炼掌握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流程,现在自主创业做的也很大。第五,不要有苦恼,任何选择都是刚刚好,没有对错,有的就是你的态度。加油。
面积虽小却国力强大?历史上小小日本为何敢于多次入侵中华?
日本在近代历史上多次入侵中国,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日本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导致日本经济下滑,大部分人失业。军国主义思想慢慢日益膨胀,急需发动战争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以此来缓解本国的阶级矛盾,转移国内视线。
一般认为,日本入侵中国的直接导火索是1931年9月18日发生的“九一八事变”,也就是日本关东军在沈阳附近炸毁南满铁路,并借此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武装侵占。
但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
一方面,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土狭小,资源贫乏,人口众多,又受到西方列强的影响和威胁,因此有着强烈的扩张欲望和民族主义情绪。
另一方面,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发展了强大的工业和军事实力,但又面临着国内市场不足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困境。
特别是在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之后,日本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困境,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为了摆脱危机,日本统治集团采取了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政策,加强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1927年7月25日,时任内阁总理大臣田中义一在臭名昭著的《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中写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这也成为日本的扩张的大方针。使其侵略野心变得具体,可实施。
而中国作为一个近代以来长期遭受列强欺凌和内部分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拥有广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庞大的人口和悠久的文化,在日本眼中是一个极具诱惑力和侵略价值的目标。
所以,在历史上,日本多次对中国发动战争或者制造事件,试图从中国夺取利益和特权。
例如,在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打败了清政府,并迫使其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去了中国台湾岛和澎湖列岛,并获得了在山东半岛等地的租借权和开放权。
在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日本击败了俄国,并从俄国手中夺取了在中国东北和内蒙古等地的特权,并在东北设立了关东都督府、满铁等殖民机构,并建立了关东军。
日本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之一,但却因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而成为亚洲和世界的重要角色。尽管如此,日本在历史上多次对中国进行入侵和侵略,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那么,小小的日本为什么敢于挑战如此庞大的中国呢?
首先,历史上的日本一直是一个强盛的农业国家。在日本的自然环境中,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使日本国内的经济和社会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此外,日本还拥有富饶的渔业资源和丰富的森林资源,这些资源的加持是日本国力不断提高的根本保证。
其次,日本在战国时代之后逐渐发展出独特的武士文化。在这个文化中,个体的荣誉和忠诚是非常重要的,这使得日本人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表现得非常勇敢和坚韧。尽管日本自古以来一直在与邻国发生冲突,但这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坚定的民族意志始终支持着日本人。
第三,日本在近代历史上开始重视现代化和西化。随着西方国家的接触和影响,日本开始学习现代科技和军事战术,并通过模仿欧洲和美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来改进国内经济和军事实力。这种现代化的进程为日本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和经济优势,并使其具备了向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发起侵略的能力。
第四,日本在19世纪末期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国家之一。日本在这个时期以先进的海军技术和海上军事战术为基础,开始扩张其海外势力。这使得日本能够更轻松地向中国、朝鲜和其他亚洲国家发起进攻和侵略行动。
最后,日本在20世纪上半叶逐渐形成了一个极端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政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日本国家的利益和荣誉始终放在第一位,追求国家扩张和霸权地位成为了日本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这种政治体系的形成,使得日本对于中国的入侵和侵略行动变得更加具有决心和咄咄逼人。
综上所述,日本在历史上多次对中国进行入侵和侵略,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农业和资源经济、武士文化、现代化进程、海军实力到极端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都为日本在向中国发起挑战的过程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然而,无论日本的国力和背景如何强大,其对于中国的侵略行为在历史上都遭到了中国人民的抵抗和抗争,这也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反侵略精神的坚定。
日本不小。
日本小,那是和中国比起来,那确实小,但是你和欧洲比一比看?我们看几个欧洲主要大国:
英国,领土24万平方公里,人口6605万
德国,领土35万平方公里,人口8269万
法国,领土55万平方公里,人口6711万。
日本,领土37万平方公里,人口1.2亿。
我们看到,在欧洲主要大国英法德里面,日本领土大于英国,大于德国,仅仅小于法国。当然,历史上的英法德由于有殖民地等等原因,领土一度比日本大得多,但是日本本身领土确实不小。
日本之所以看起来比较小,一方面是因为其领土细长,另外一方面是在中国旁边,有了对比就显得“小”了。
现代工业化的特征是并不需要庞大的领土也可以获得强大的国力,比如说大英帝国,大英帝国起家的时候就一个英伦三岛,但是却占据了地球四分之一的土地,这就是明证。日本的领土虽然非常贫瘠,但是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它是四面环海的,因此日本海上贸易是非常方便的。
特殊的历史机遇
日本当时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历史机遇,就是当时的清朝在欧洲列强的胁迫下,根本无力和日本竞争。美国黑船来袭后,日本门户开放,但是由于旁边有一个巨大的帝国,欧洲列强对日本普遍没有兴趣,这给了日本一个喘息的时间,而不像中国,从开始就是被步步紧逼,喘不过气。
在历史上,中国是东亚和东南亚都是毫无疑问的唯一霸主,自历朝历代的征伐,从商周时期的畿服制度,到此后的册封制度,羁縻制度,到明朝以后建立比较稳固的朝贡制度,日本一直游离在朝贡体系边缘,在中华体系看来,日本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边缘国”,日本不能直接和中原王朝交易,只能靠走私之类的维持贸易,当年活跃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倭寇”,实际上是他们又是商人又是海盗。
日本心里是很清楚中国是日本的文化养母的,奈良城就是直接参照长安城建的,日本的文化,制度无一例外的洋溢着中华文明,日本打中国是有心理障碍的,最典型的就是日本福泽谕吉,福泽谕吉在早期的作品里面还有和中国人同为东亚人的感觉,后期的作品就是不折不扣的帝国主义分子,日本在学习工业技术获得成功后,不但没有打算反哺它的文化养母中国,反而挑起了中日战争,用“恩将仇报”来形容,不为过。
当年中国大唐时期,日本白江口之战输的一败涂地,但是大唐并没有因为日本输掉,然后立即进攻日本,反倒是日本自己紧张过度,沿海搞了一堆的防御设施,当日本人看到大唐对于日本压根没什么兴趣后,派出了遣唐使,学习大唐文化和制度,而大唐从未对日本有过侵略之意,反而尽心传授,日本学习了大唐多少东西我都不想说了。
我想这大概就是大陆之国和岛国的区别。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掌握小小帝国前期技巧,轻松打造强盛帝国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