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秦朝末年,你要选择加入刘邦或者项羽的阵营,你会选择谁?
项羽刚愎自用,想想范增,所以项羽阵营肯定不能加入。刘邦小肚鸡长,想想韩信,所以刘邦阵营也不是好选择。
不如加入秦国阵营,秦国底子好,虽然精锐一半在岭南一半在西域,但是紧急召回,适当调度,严防死守,保关中不失,翻盘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而且秦国内忧外患,老的老,死的死,朝堂一片凋敝,正是缺少人才的时候,如果能够在当时崭露头角,以后世对当时情况的了解,迅速把持朝政还是没有问题的。对外紧守关中,对内铲除赵高李斯,让秦国的战争机器快速运转起来,区区楚汉,可以打败他们一次,就能打败他们第二次。
这个问题,分三点看
1,不可以改变历史,跟随刘邦,毫无疑问,项羽会输
2,可以改变历史,当然要尝试跟着项羽了,到时候谁输谁赢就说不准了!因为我们知道历史,所以,可以插手历史发展的进程!
3,实际上,我想单干,自己招贤纳士,韩信,陈平,萧何,张良等,干掉汉王和霸王!哈哈
如果有的选的话还是刘邦呗!我一定给给刘邦一个能延续到现在的好主意。那就是在专制中行民主制,首先告诉刘邦皇帝是比诸侯制度好,但皇权过大也可导致亡国断姓,我的设计是以刘邦祖训的方式立个《皇汉祖训》规定成立一个皇族会议,由宗亲组成,一切事物均众议,并少数服从多数,权力大到可以废立皇帝,国家大事都可以决断,皇帝只是一个象征,类事于日本天皇。并规定皇帝可以有退休制度到了一定年龄一定退休给下一位继承人,防止皇帝老年后昏聩现象、规定皇帝在藩王之间选,杜绝了因皇帝年幼摄政和辅政以及外戚和太监干政制度,同时给予藩王极大的权力(比如在女人上),把藩王尽可能的往远分封比如东北、朝鲜、日本、南方有长江以南到东南亚诸岛屿甚至澳大利亚。建立一个到新土地开发的机制,然后开发点就并入朝廷直属的帝国版图。如果从那时就开始的话,不说全世界,起码美洲和澳洲也是中国的了。
对于跟着刘邦还是项羽的问题,我想首先要从自己的能力特点来考虑,看看与他们两个的匹配度如何,而不是因为刘邦体恤下属,项羽英雄盖世就去选择其中的一个人。
谋者刘邦
做为一个穿越过去的人,如果对于这段历史十分了解的话,可以做谋士,那么我们只能选择刘邦,因为项羽对文人谋士不感冒,他相信勇气不太喜欢权谋之术,连亚父范增都不能用,更何况是我们这些不知名的人呢?在刘邦手下做的好的话,可以称为刘邦的顶级谋士之一。
勇者项羽
如果你是个运动健将,勇力过人力可举鼎,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和项羽混了。对于勇士,项羽还是十分重视的,你可以得到机会,比如在鸿门宴时动手除掉刘邦,解除霸王的心腹大患,然后辅佐项羽一统天下。
常者萧何
既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又没有发达的运动神经,自己就是个一般人,那可怎么办呀。为了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保证自己的安全,最佳的选择就是去跟着刘邦身边的萧何混,搞后勤工作,上战场就是去玩命的,搞个不好就会一命呜呼了,还是待在后方和萧丞相混比较安全,选择了萧何,也等于选择了刘邦。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刘邦:做事有担当,虽然也有无赖一面,但关键时听从高人指点,能成大业,占据关中要地有战略,即使当时也选刘邦。现在已经知道结局了,更会选择刘邦,只要不立太大功封王就行。
项羽:军事能力强,打仗身先士卒,但做事随性,残暴于屠城杀俘,早晚必败,肯定不会选他。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在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都是犹如创业时期的老板,他们新成立了公司且形成了互相竞争的关系,面对这种境地,该投哪家谋业较好呢?其实,这个问题韩信和陈平都是以脚投票,已经很好的为我们解答问题了,如果我出现在秦末,我也会像韩信那样,毫不犹豫地投向刘邦。
我投向刘邦的理由主要有两点:
首先是,刘邦是个兼容并包,爱惜人才的人。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那些敢出来闯荡的人肯定个个都是有两把刷子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谓人才,你要有发现你的人并充分重用你的人才能发光发热。就像韩信,他在项羽那里什么都不是,跑到了刘邦那里,一开口就是要官,要官,我要当大官。这也就罢了,韩信要官的时候,刘邦属下重臣夏侯婴及萧何也不以为怪,最后还是萧何极力向刘邦推荐,刘邦终于同意拜将,韩信的价值才像那日月一样光照千古。
更让人惊讶地是,只要你有料,刘邦是什么人才都敢要敢用。
举两个例子吧,刘邦最平生最讨厌的是什么人呢?竖儒。江湖传闻,他见到竖儒,常常是将人家的帽子摘下来就往里面撒尿。所以,当刘邦经过陈留县高阳时,郦食其想去投刘邦,刘邦属将告诉郦食其说刘邦不喜欢竖儒时,郦食其却大胆说道,你就告诉刘邦,说高阳酒徒郦食其狂得不得了,他谁都不放眼里。
后来,刘邦见郦食其时,的确也很傲慢。然而郦食其也以读书人的高傲开骂他时,刘邦马上改变对郦食其的竖儒看法,大开酒宴请郦食其喝酒,并请他出谋划计。郦食其也不负刘邦期望,替刘邦招降了很多城池,助他顺利进入咸阳。
之前,包括陈胜等人无数人都路过高阳,为什么郦食其偏偏看中刘邦呢?他就是看中刘邦是真心利用人才,想做大做强事业的人。
一个狂生酒徒并不够说明什么,来看看陈平的事例就明清楚了。
陈平投奔刘邦时,刘邦非但不计他曾是项羽的人,反而重用他。刘邦这招激怒了跟从他从老家丰县闯出来的一帮兄弟,他们就想方设法排济陈平,最后搜集了陈平一堆材料,说陈平盗嫂和贪污。
盗嫂这事刘邦不以为然,但刘邦一听陈平贪污,马上召见陈平质问。陈平老实交待,我的确是贪了,因为我很穷,你发的那点钱不够我花。
刘邦见陈平如此坦然,不以为耻,反而放到身边再加重用。而陈平更也是不负刘邦重望,在刘邦陷入危机之时,都是他帮刘邦渡过难关的。
其次,刘邦是个舍得官爵跟钱财的人。
就像现在,我们要跟随一个公司老板,不能够只能是被老板重用,然后是没日没夜地加班,却不见加班费。项羽就是这样的坏老板,你要替他拼命,他感动得要哭,所以你要生病,他都可能替你端饭送水,但是你若叫他说,老板这么爱我,不如给我加点工资或者提拔个岗位,那他是绝对不干的。
所以韩信说,项羽每当到封官时,官印都被他揣在怀里磨圆了,他还舍不得给人家。
刘邦就不一样了,凡是你有功劳的,绝对不亏待你。人人有功劳,人人有爵禄,即使你跟他曾经结仇也没关系。
举个例子,刘邦定天下以后,首先给他的仇人雍齿封侯,这让诸将大跌眼镜。尽管刘邦此计有谋略情分,但是由此可见,只要肯替他干活,不论什么人,他都不会吝惜官爵。
官爵不吝惜,钱财就更不用说了。
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时,陈平告诉刘邦,如果你肯舍得花钱,我就能帮你搞定英布,让他背叛项羽投奔我们。刘邦一听,两话不说,就拨万金给陈平去操作。
事后,陈平也把这件事办成了,英布果然背叛项羽,投奔了刘邦。但是刘邦从来不问陈平你是怎么花那笔钱的,那笔钱还剩多少。
总之, 面对刘邦这样爱惜人才肯让你升官又舍得替你花钱的老板,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拒绝他呢?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刘邦带你征战天下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