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旧时的《三国演义》小人书卖出8万元高价,连环画成了很多人怀旧的寄托。你小时候看过哪些小人书或者动画片呢?
以前记得小叔是个小人书收藏爱好者,他家里以前都放着成箱成箱的连环画,有四大名著改编的小人书,也有各种奇奇怪怪的题材,小时候翻过一两回,后来都忘得差不多了。小时候看的小人书不多,主要还是看各种动画片吧。
小时候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应该是一些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经典,比如什么《圣斗士星矢》、《变形金刚》、《忍者神龟》、《机器猫》、《樱桃小丸子》、《聪明的一休》、《铁臂阿童木》,国产的就更多了,什么《葫芦娃》、《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黑猫警长》、《舒克和贝塔》、《蓝皮鼠和大脸猫》……感觉现在这个年代反而没有过去的经典多了。
而且更可笑的是,小时候看什么都喜欢模仿,看《圣斗士星矢》的时候,每天都会披着床单,从外面捡个棍子在家里跳跃翻飞,或者赤手空拳地比划,然后大叫几声“天马流星拳”,也算是小朋友对那种英雄梦的向往吧,而且后来发现这些动画片大概讲的什么都差不多忘了,但是里面的一些经典主题曲和插曲,直到现在都能完整地唱出来,特别是中国那几部经典,歌词都能一字不差地倒背如流,所以经典的力量有时候真的可以超越时代。
直到长大之后,依然还是对动画情有独钟,算是个日本动漫迷吧,硬盘里存着上百部自己喜欢的动画作品,有时候还会时不时拿出来看,而且每一季的新番也会不定时地追看,只不过这两年日本的电视动画题材和作品也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有新意和创造力的好东西没有以前多了,神作就更是寥寥无几,这也是一件比较遗憾的事。
八万元拍下一套连环画,在这个市场上不稀奇。由于印刷技术和传播手段的变化,童书市场也在不断迭代。以前风靡天下的连环画逐渐被边缘化,从主流的儿童读物变成了补充品。
物以稀为贵,老版本的一些作品就开始具备收藏价值。不过也得感叹一句,这世道啥都能成香饽饽,真真是白云苍狗。
作为一个没有童年的人,接触过的连环画非常之少,他们对我远没有一些小说、评书和干农活的大自然吸引力大——毕竟我是一个四年级就看了一本大部头的《大侠叱咤风云》的人,虽然还只是囫囵吞枣看的下半部。评书基本上伴随我小学到高中,连环画上的故事对比单田芳、刘兰芳、田连元、袁阔成等人的讲述就低级太多了不是。
印象深的就有两本,一本是十六开的《东游记》,一本是巴掌大的《岳家小将》。
《东游记》是在舅舅家看的,感谢两位表哥从小不爱学习不看书,舅舅舅妈买的书都被我看完了。《东游记》是因为刚看完1985版的香港亚视版《八仙过海》,自小爱怪力乱神的我,对这个电视剧喜欢的不得了,曾经看过多次。
《东游记》连环画都是简笔线条画,主要是八仙成仙路和三戏白牡丹、过东海的事情,跟电视剧很不同的是,书里面是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电视剧是韩湘子情迷白牡丹,刚刚小学二年级的我一度陷入世界观困顿状态:不知道白牡丹到底是谁的?也意识不到神话传说是有多个版本的。实打实的说,那本连环画质量很好。
《岳家小将》故事很简单,一群岳家子弟如何识破金兀术的间谍行动,然后奔赴抗金前线的故事。
连环画在当时的价格并不便宜,就跟现在去新华书店买再版一样,像样的单册大多都几十元甚至上百,简装的便宜些,但质量极操蛋,基本看几遍书脊就断了。所以当时看连环画都是蹭,和连环画同时代的动画,印象最深的当属变形金刚,直到现在这个第一的烙印都没被技术更先进剧本更扎实的其他作品取代。
很多影视作品里也有出现连环画镜头的,印象最深的是周星驰的《功夫》,出现在酱爆理发那段。
镜头里有12本连环画。 上面的六本依次为金锤将出世、智盗玄明镜、孟尝君、张仪欺楚、鬼新娘、华元卫宋。 下面的依次为将相和、薛刚闹花灯、纪鸾英遭劫、归顺九焰山、卧虎山招亲、四猛八大锤。除了鬼新娘(福建人民美术出版社,198X年第一版)外,其他的11册分别出自内蒙古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薛刚反唐》系列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东周列国志》系列,此12册的第一版均为1980年以后出版,所以出现在30年代的上海稍早一些。
不喜欢那个时代的物质生活,但喜欢那个时代的精神文化。
顾哥对这样的价格完全无感,因为既不知道版本,也不知道品相,无法判断,尤其是拍卖场上的价格,里面水混得厉害,无从评价。不过,顾哥倒是也有一套《三国演义》小人书,如果有人买,别说8万元,再多也不卖,因为这48本书是顾哥省吃俭用,下学就跑新华书店,一毛一、一毛二……一本一本追着出版节奏买齐的。几百天的童年经历是无价的。
1970-80年代的小人书,顾哥着实看过很多,岁月流逝,很多小人书都被妹妹玩散掉了,只有《三国演义》因为一直在手边,所以保存至今。
当年顾哥求母亲买小人书,那些单本的《红灯记》、《沙家浜》和很多很多单本的基本是不买的,只要长篇小说改编的小人书,《三国演义》,当年一点一点买齐的古典名著还有:
《水浒》。不过很遗憾,能买到的是新画的,顾哥在同学家里曾看到过一本60年代出的水浒小人书,内容是时迁盗匣,徐宁钩镰枪破拐子马,画得非常细腻传神,也不知道现在是否又出了。
《西游记》,绿色边框,画得不满意。不如外婆留给顾哥的几个60年代的零本西游好看;
《东周列国志》四十多本,画得不错,也长知识;
《杨家将》,是两种版本,一种是结束于李陵碑,画工精细,但只有五本;
另一种则有十二本,
一直到打幽州,基本是《杨家府演义》,但画得比较糙;
《说岳》,这套画得非常出色,画盔甲都描的这书;
《说唐》的内容就是《说唐》这部书,土黄色边框,画得不太让人满意,后来还出了其他版本,但没买。
……
其他成套小人书还有不少现代小说,如八本一套的《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艳阳天》、《金光大道》等等……往事依稀眼前,儿时旧梦重温。
三国群英传怀旧版攻略?
初期因为都是一个武将一队,把属性最好的(包括武器最高的,智力最高的)都放到关隘或者港口发展,以应对外敌,剩下行政力最好的和属性垃圾的武将在城内高建设。
另外,对于外围属性好的,要着重培养,尽快升级,尽快进行编队,2人队的时候,一个武力最高的搭配一个智力最高的,配满兵,配最好的兵种,初期,智力高的武将带投石兵,搭配带木人的武力高的武将,战斗力会很强。
OK,关于三国怀旧版手游攻略技巧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三国怀旧版手游攻略技巧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