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游网

英雄连3德军突破战斗群兵种介绍(英雄连3德军战役)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英雄连3德军突破战斗群兵种介绍的一些知识点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 二战德军的“猎兵师”是什么兵种?战斗力如何?
  2. 战地宪兵被称为二战最恐怖兵种,德国年轻人争相加入,战后为何被骂“链狗”?
  3. 二战德军主要作战兵种是什么?
  4. 二战德军突击炮部队的战术使用方法是怎样的?编制又是怎样的?

二战德军的“猎兵师”是什么兵种?战斗力如何?

二战时期的德国,除了装甲师、伞兵师等精锐部队,还有一支鲜有耳闻的猎兵部队。猎兵的前身是德国南部的一支有猎人组成的部队,善于射击与在丛林中活动,,是当时精锐部队中的精锐。

二战时期,德国先后组建13个猎兵师。猎兵师属于轻装步兵师,机动性强,每个师下辖两个猎兵团。猎兵团由三个营组成,每个营有五个连。三个步兵连、一个迫击炮、步兵炮支援连、一个重机枪连外加一个工兵排。

猎兵师除了步兵,还有山地兵和空降兵。山地兵称为“山地猎兵”,空降兵称为“空降猎兵”。每一名战士都要适应城市巷战、森林、山地、沼泽等不同复杂地形的作战,并且单兵作战能力强。

“雪绒花”是德国山地猎兵部队的标志,山地猎兵的活动范围在阿尔卑斯山脉附近,盟军也一度以缴获“雪绒花”臂章为荣。

到了战争后期,猎兵师的兵员得不到补充,越来越多的没有作战经验的士兵与军官掺入其中,猎兵师的战斗力大大下降,以至于曾经光荣的猎兵师被人戏称为“人员不齐的步兵师”。

战地宪兵被称为二战最恐怖兵种,德国年轻人争相加入,战后为何被骂“链狗”?

首先,这个德国战地宪兵,就和大多数国家的宪兵职能差不多,就是类似于军事警察性质的部队。德国战地宪兵,是经过层层选拔的专业性兵种,很多还专门从警察学校进修或者去过警察单位工作经验的。 主要职能无非就是指挥交通,维持秩序,督战,抓逃兵,巡逻守卫,抓军容军纪的部队。

战地宪兵。后期,也经常参与作战。这玩意儿,不光国防军海陆空三军有,也管到了党卫军头上,党卫军也有战地宪兵。战地宪兵,一般都不用参战出生入死,主要都是干些管理后方秩序的活,尤其是维持占领区统治秩序,平级或者下级军官士兵见了他们都得乖乖听话,福利待遇又好,所以很多人争相参加。 人们叫他们链狗,主要是一方面,占领区人民对他们痛恨。另一方面,是自己人对他们的厌恶,尤其是普通士兵对他们管天管地的不满。还有一点,就是,他们胸前挂的牌牌,太像狗链了,丑爆了。

二战德军主要作战兵种是什么?

二战德军主要作战兵种是空军和装甲部队。1939年二战爆发后,德军凭借优势的空军和闪电战战术,娴熟的空地一体协同,横扫欧洲大陆,闪电战的主体就是装甲部队。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在战争初期也是先使用空军打掉了苏联空军,取得了制空权,凭借闪电战战术占领大片苏联国土。

二战德军突击炮部队的战术使用方法是怎样的?编制又是怎样的?

突击炮部队战术是1935年诞生的,它的提出者是德国著名的战略家曼施坦。

其主要出发点是制造一种既有坦克那样的进攻能力,也有坦克的机动性和防护性,造价却比坦克要低廉许多的武器;它可以用直射方式对敌方机枪和火炮阵地进行直接压制,必要的时候,也可在师炮兵统一指挥下对步兵的行动进行间接的火力支持。

然后在这种武器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编制、新的兵种,也就是突击炮部队。

它的主要用途跟坦克一样,能担任除进攻之外的一切任务,可以对步兵的作战提供有力掩护和支援。

突击炮部队在战术上并不属于装甲部队,也不是独立行动的兵种,而是受步兵师统一指挥,跟步兵一起作战,炮车上的乘员不是装甲兵,而是普通炮兵,作为普通炮兵接受部队的培训。

这样的话,在很多时候,坦克就可以独立行动,长途奔袭,更加快速机动,突袭能力得到增强,步兵不再拖坦克后腿。

步兵也减少了对坦克的依赖,进行军事行动的时候也没有太多压力,没有多少顾忌,可以不受干扰制定作战计划,从容不迫实现自己的作战目标。

而且突击炮设备比坦克造价更低,可以节约军费,不影响政府在坦克上的投入。

所以尽管曼施坦因的方案,受到了以古德里安为首的德军一批装甲部队指挥官的强烈反对,但还是得以最终通过。

事实上有了突击炮部队,坦克可以放开手脚,行动时不用再过多考虑步兵的行进速度,可以专心致志地实现希特勒的闪击战略,为纳粹做出更大贡献。

突击炮的底盘跟坦克没有多大区别,或者说它就是三号坦克底盘,在此基础上安装一个固定式战斗室,主打火力是stuk37型24倍径75毫米火炮,丝毫也不比当时四号坦克的火力逊色。

但是跟坦克有所不同的是,该车上面没有炮塔,火炮的射击范围只有12度。突击炮还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正面装甲比当时的坦克都厚,厚达50毫米,高度只有2.1米,总体积小于坦克。

迫击炮的精确度比坦克要高了许多,这是因为上面除了安装可供炮手使用的潜望式瞄准镜外,还给车长配备了剪刀式炮队镜,这就大大提高了突击炮在直瞄射击时的精确度。

为了保证突击炮的作战效率和射击精确度,还专门开发了与之配套的配装甲弹药补给车和装甲观测车。突击炮的名称也几经改变,先后被称为“重型反坦克炮”、“装甲自行式7.5厘米加农炮”,最后被定名为“装甲自行式7.5厘米加农突击炮”。

德军突击炮的最大单位是独立营,隶属于集团军群或集团军等高级司令部,一旦有了作战任务,就直接调配给步兵师指挥,和步兵协同作战,完成进攻或防御任务。

突击炮最小的战术单位是突击炮排,但是它从不单独行动,都是以突击炮连为基本作战单位,由突击炮连来跟步兵协同完成各种作战任务。

突击炮连的编制如下:

1个德军突击炮连包括连部和3个突击炮排(不包括辎重部队)。

1个突击炮排包括2辆3号突击炮、1辆装甲指挥车和1辆装甲弹药车,253型装甲车是给排长配备的指挥车,252型则是弹药补给车,它的任务是为3号突击炮补充弹药。

连部配备的是4辆挎斗摩托车、1辆82型桶车和1辆装甲指挥车。

作战中连长乘坐的是一部sdkfz253型装甲车,进行指挥作战,每辆指挥车上都配备无线电通信装置,突击炮车上都有无线电接收装置,可以接受连长指令。

总的说来,德军1个突击炮连包括6辆三号突击炮、4辆 253型装甲指挥车和3辆252型装甲弹药车。

 客观地说,突击炮的突击炮战术是比较成功的,尤其是在1942年突击炮F型正面装甲加厚到80毫米,比原先的装甲厚度增加了30毫米;苏军大多数坦克对它无能为力;这就让地面部队推进的时候,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1942年改进型的突击炮,攻击能力也得到加强,炮管改为48倍径40型长管75毫米火炮,炮管长度增加一倍,穿甲厚度增加许多,让苏制坦克避之不及。

但是突击炮也有一个短板,那就是没有设计炮塔,只能通过车体不断转动车体去改变射击角度。

这样一来,突击炮就容易把侧面暴露出给敌方,增加了被打击风险。

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德国装甲力量受到重创,国内制造能力下降,坦克产能上不去,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不得不在43年5月下令用突击炮代替坦克补充到德军装甲营中去,曼施坦因的突击部队战术也寿终正寝。

德军突击炮的编制主要是集团军下属突击炮群。它们不属于装甲部队序列,而是与自行火炮一样属于步兵团编制的东西。

以德军发动巴巴罗萨行动的北方集团军群为例,突击炮群主要以连的形式排布,参战的有:独立第185突击炮营,独立第659突击炮连,第660突击炮连,第666突击炮连,第667突击炮连。

因为编制属于步兵,所以突击炮部队在命名传统上与坦克部队也有些不同。德军坦克部队习惯使用阿拉伯数字喷涂编号,而突击炮部队则使用字母数字进行喷涂,这种做法沿袭自陆军。

正因为与装甲兵不同,所以突击炮战术标准用的也是陆军炮兵标准,几乎与同时期的德国炮兵一模一样。

突击炮连一般都会配备3-4辆Sd.kfz.253搜索车,对突击炮攻击进行观测和辅助,另外还有数量不等的Sd.kfz.252/253充当弹药输送车。据传有些部队还会使用编制内的畜力作为弹药输送单位。在完全机械化的同时也存在辅助的畜力,对德国步兵波次而言这很正常,驮马是德军主要的运输工具之一。

德军最后编成了大概有40多个独立突击炮旅,其中27个在东线对抗苏联,9个在本土,其余的都布置在北欧、法国、意大利等地。

满编的德国突击炮旅装备情况:

旅部直属指挥排1个,配指挥型突击炮2辆,炮兵观测侦察车1辆

防空排1个 装备防空炮、自行防空炮若干

装甲车排1个 装备3辆Sd.kfz.252/253装甲车,任务为搜索、校炮、弹药运输

维修保障排1个

2个突击炮连 3号/4号突击炮 每连平均10-14辆突击炮

1个突击榴弹炮连 装备3号突击炮榴弹型或其它突击榴弹炮 数量同上

2个掷弹兵连

1个后勤分队

共计2000人左右。(有大量不同杂乱装备及修改队形、缺省编制)

英雄连3德军突破战斗群兵种介绍(英雄连3德军战役)

全旅作战连大概是30辆突击炮加上15辆突击榴弹炮,共45辆突击炮。但实际情况是45辆属于超编,多半在全旅32辆突击炮数量上徘徊。


突击炮的战术主要是曼施坦因在研究装甲作战方法后提出来的,根据他的理论,步兵应该有一种武器能跟在坦克后面。这种武器必须是履带型的,有一定装甲,能对付铁丝网、碉堡、机枪阵地。

听到这个要求许多同学是不是耳熟?咳咳,曼施坦因其实想要的是一款步兵战车而已,比如布莱德利M3这样的。

德国兵工厂和生产机构采纳了这种意见,将三号坦克拖去改造,去掉炮塔焊上围子,再改上一门75mm炮,三秃子变出炉了。这种东西物美价廉,威力巨大,生产一辆崩装甲的虎王的成本,可以生产4辆究极体的三秃子。所以有人说德国当年光造三秃子,老早就把苏联埋了。

古德里安对突击炮也是兴趣甚大,一直想把突击炮划到坦克序列,但只有部分成功。此外戈林也看上了突击炮,比如第12伞兵突击炮旅。不管如何,反正隆美尔是很支持突击炮部队的。

具体的运用上,德国是有印发相关的《突击炮手册》供给部队参考学习的。在总规则上,突击炮被定义为“一切情况下为区域内步兵提供即时的直射火力支持,压制并摧毁敌军重武器”,这是德军突击炮的核心原则。

德军战术中,突击炮其实就是相当于现代的步兵战车,二者战术概念上没有什么不同。这种具有大炮的直射火力被用来陪伴步兵作战,是步兵的掩体和一线打击力量。

受装甲思维影响,德军尤其强调对突击炮的集中使用,这样才能减少损失,强化火力,就如同炮兵群作战一样。

需要区别的是,虽然一些游戏中“突击炮”和“歼击车”被划分一类,但是德国实际是印发了《突击炮手册》和《歼击车手册》两本内容的。突击炮作为步兵的支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允许被作为单独的歼击车使用的,但在必要场合,突击炮可以作为装甲力量,代替坦克去执行作战。

德军对突击炮的应用战法,说白了就是:结合步兵部队,对掷弹兵和装甲兵进行支援,在战场上作为一线火炮,给予对方直射火力打击。故而德军不允许突击炮进行静态防御任务,一般都是机动部署。

突击炮旅一般在师属单位下活动,团级单位也可能被配属突击炮连排。大多数情况突击炮都跟随步兵师活动,也有跟随装甲掷弹兵或者单独跟随坦克部队充数的情况。具体的战术细节德国人写了很多,但大致还是步兵战车那一套,例如:野外突击炮在前,士兵在后,接近城镇,士兵在前,突击炮在后。

个人认为突击炮对德军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虎豹,毕竟仅三号突击炮打掉的装甲目标就超过了自身产量的两倍。你觉得呢?

OK,关于英雄连3德军突破战斗群兵种介绍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英雄连3德军突破战斗群兵种介绍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