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探丸”“借客”啥意思?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来自于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名篇《长安古意》。这两句大概可理解为:挟弹飞鹰的浪荡公子在杜陵北打猎,也有暗算公吏的不法少年在渭桥西边作案。
探丸借客,比喻游侠报仇杀人。
这个典故来自于《汉书·酷吏传·尹赏》:
“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
说的汉永始、元延年间,皇上懈怠朝政,外戚骄横放肆。市井上就有人串通游侠,收纳亡命之徒。... 长安城中治安渐渐变坏,甚至有游荡少年,结伴合伙杀害官吏,有时还收钱替人报仇。他们每次有行动前,做红、黑、白三色弹丸,大家抓阄,摸到红色的去杀武吏,摸到黑色的去杀文官,得到白色弹丸的则为遇难同党操办丧事 ......
一时之间,长安城内到盗贼横行,乌烟瘴气 ... 尹赏到任后, 先得特权可以便宜行事,再修建监狱,然后部署属吏、乡吏、亭长、里正、以及父老,让他们举报恶劣子弟,并对本地人口身着危险服装和手持刀箭兵刃的进行登记排摸,在以“虎穴”之刑等一系列严酷手段下,终于使长安得以安宁。
“探丸”,就是上面说的根据摸到的弹丸颜色分配任务;借客,指(有报酬)助人。
长安古意简介
《长安古意》是卢照邻著名的诗篇。近代闻一多先生将《长安古意》称为“宫体诗的自赎”。
这篇诗比较长,我们简单介绍下: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第一部分是铺陈长安贵族豪门争豪斗富,追逐享乐。花费很大笔墨,描绘上层社会的极乐世界。
为下部分各色人物登场,铺设背景。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第二部分,以市井娼家为中心展开,描写各色人物的夜生活。
被誉为“冒险家”乐园的长安,这里有挟弹飞鹰的浪荡子弟,也有暗算公吏,为人报私仇的的不法少年,有仗剑天涯的侠客 ...... 这些白天隐没各处的人,一到晚上,似乎约好一样,都在夜总会(娼家)碰头了。
人们在这里迷恋于歌舞,陶醉于声色,拜倒在紫罗裙下......
除了上述这些"无业游民",还有大批禁军军官(“金吾”)也脱下官衣,加入玩乐。
于是,各色人等汇聚于午夜,“燕歌赵舞”,娱乐至死。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最后一部分写,除了追逐声色犬马之外,上层社会的权贵们,更有强烈的权利欲,这些文武权臣们互相倾轧。
最后以著名辞赋家、思想家扬雄来比喻作者自己,与长安权贵人物做对比,他们是权利熏心,放情纵欲,自己是清心寡欲、不慕虚荣。
前者声名俱灭,后者想杨雄这样的却以文名流芳千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二句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的《长安古意》。表达的意思是,这帮游侠(少年盲流)呀,这一会还在杜陵北边用弹弓打鸟,那一时就跑到渭水桥西边以弹弓的弹丸为阄,干起雇凶杀人的勾当咯。
题主所问“探丸借客”四字典出《汉书》卷九十〈酷吏列传·尹赏〉。探丸借客,比喻游侠雇凶杀人。
探丸,指像抓阄一般抓取弹丸;
借客,可理解为雇用凶手。
原文:
《汉书·酷吏传·尹赏》: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
大概意思就是抓阄杀人,抓不同颜色的弹丸,决定在行凶过程中分担什么角色。
另外
第一句诗也好玩,不妨说说。
许多北方长大的汉子,都该熟悉一样玩具“弹弓”。“挟弹飞鹰”就是拿弹弓打鸟的意思。(弹丸之于弹弓,就像子弹之于枪)
挟弹飞鹰杜陵北,意思就是游侠们拿着弹弓在古长安东南的杜陵这个地方打鸟玩。讽刺的是,杜陵这个地方是汉宣帝皇陵所在地。
一、诗句出处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出自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原诗很长,截取中间一段:
长安古意
唐 卢照邻
……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
二、诗句解释
杜陵:在长安东南,汉宣帝陵墓所在地。
渭桥:在长安西北,秦始皇时所建,横跨渭水,故名。
探丸出自《汉书•酷吏传·尹赏》:“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意思是汉代长安少年有专门谋杀官吏为人报仇的组织,行动前设赤白黑三种弹丸,摸取以分派任务,得赤丸者刺杀武官,得黑丸者刺杀文官,得白丸者承办丧事。
借客出处:
借交报仇亦作「借客报仇」,亦作「借身报仇」。颜师古注:「借,助也。」指舍身助人报仇。
《史记•游侠列传》:﹝郭解﹞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
《史记•货殖列传》:其在闾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作奸,掘冢铸币,任侠并兼,借交报仇,篡逐幽隐,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骛者,其实皆为财用耳。
《汉书•朱云传》: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
明·高启《结交少年场行》:结交须结游侠儿,借身报仇心不疑。
五代·李翰《蒙求》:郭解借交,朱家脱急。
所以探丸借客指行侠杀吏,助人报仇等蔑视法律的行为,后比喻游侠杀人报仇。
诗句一句“廷尉门前雀欲栖”隐隐交代了出现“探丸借客”的原因,中的“雀欲栖”意同“门可罗雀”,暗示御史、廷尉一类执法官门庭冷落,没有权力,夜晚的长安遂成为“冒险家”的乐园,这里有挟弹飞鹰的浪荡公子,有暗算公吏的不法少年,可见当时长安的治安败坏到什么程度。
三、说点题外话
其实无论是汉代还是唐宋,市井少年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强大力量。历朝历代京城的少年群体都是非常强大的潜在势力,比如诗人王建的《羽林行》所言:
长安恶少出名字,楼下劫商楼上醉。
天明下直明光宫,散入五陵松柏中。
百回杀人身合死,赦书尚有收城功。
九衢一日消息定,乡吏籍中重改姓。
出来依旧属羽林,立在殿前射飞禽。
敢于在酒楼下抢劫商人的财物后,马上又跑到酒楼上去狂欢醉饮。被抓了也能被赦免,理由居然是他们有收服城池的功劳。可见当时长安的恶少有多么嚣张,吏治有多么败坏。
《旧唐书·建成传》也有记载:“乃私召四方晓勇,并募长安恶少年二千余人,畜为宫甲,分屯左、右长林门,号为长林兵。”)唐代有以长安子弟为兵的传统,比如著名的神策军,也就是唐后期中央军就是以长安子弟为主建立起来的,其核心也就是所谓的“恶少”——“诸恶少窜名北军,凌藉衣冠,有罪则逃军中,无敢捕”。
文章分享结束,挟弹图(二首)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挟弹图(二首)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