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听了魏延的话就真的会灭魏吗?
不会...魏延的计划是与诸葛分兵后出斜谷而进长安。需要注意的是当时守长安的是谁,是曹操的女婿...名字抱歉我一时想不起来了,但从这个人的身份来看,曹魏是很重视这个地方的。而魏先生的计划是他们分兵至长安后,守将自己就跑了。但我要说这完全是他的一厢情愿。虽然这个我忘了名字的守将历史上真的是个废物,但废物就一定会跑吗?他是曹操的女婿,于公于私曹魏会不支援他么?魏延就光用嘴一说,根本没有详细的可行性计划。就指望一个军队改变作战方略吗?这本身就不可能,何况即使实行了也败多胜少...
子午谷奇袭失败居多,虽然巴蜀就是输在邓艾的奇袭,但当时的蜀亡是迟早的事,而刘禅也非乱世明君,蜀的将才也少得可怜。而子午谷奇袭,只要守过一波强攻,魏都周边援军到,魏延必败,拖多二三回合,魏延不是死就是投降!也许诸葛亮怕魏延投降,不敢用,毕竟魏延是当时蜀唯一大将了。但如果是我,我会用,长年征战,蜀已显败象,不如殊死一战!
魏延对诸葛亮提出的奇袭子午谷的计谋,但是诸葛亮没答应,后世很多人认为诸葛亮过于谨慎,诸葛亮要是听了魏验的建议很可能会成功。我个人看法是魏延的建议不会成功,更谈不上灭魏。
首先来说,魏延是想自己率五千精骑穿过子五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进长安,打乱魏国后方,可是同时要求诸葛亮大军迅速跟进的,如果诸葛亮大军被堵住,跟不上来,那魏国反应过来肯定派大军围剿魏延,魏延只有几千人马能守住长安吗?后果就是魏延可能全军覆灭,魏延的结局不是死于乱军之中在就是被俘,不论哪种结局对蜀国的打击都是致命的,因为当时蜀国五虎大将都已亡,魏延可以说是蜀国的顶梁柱了,一旦魏延有闪失,蜀军的士气将会受到极大的打击。
魏延的提议是好的,如果放在现在,肯定是条妙计,可是在蜀道难于上青天的三国时期,就算了吧。
赵云跟随刘备近30年,为何不能成为蜀汉大将?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多以偏将军、镇军将军、留守等身份出现,死后才封侯。政治上他绝对合格。只有一种解释,他的统兵征战能力不行,在处于发展创业期间的蜀汉集团里,就只能做领导的警卫、做后勤保障之类的工作,自然也就不能关张黄魏一样,成为独挡一面的大将。
首先来说,赵云是刘备的蜀汉大将啊,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因为赵云作战未曾一败,所以被称为“常胜将军”。攻取益州时,张飞与赵云兵分两路,赵云走的是水路,攻取江阳、犍为等郡。刘备攻下成都之后,任命赵云为翊军将军,翊军将军虽然是杂牌将军,但也是将军之职,是仅次于关、张、马、黄、魏的大将。最著名的,赵云还使用过空城记,赵云与黄忠在汉中拒敌曹军,黄忠夺粮失败,赵云救黄忠回营后,曹军千军万马赶来,其他将军建议紧闭营门,赵云却下令大开营门偃旗息鼓以待。曹军怀疑赵云设有伏兵,又见识过赵云的勇猛,于是疑惧退兵。赵云此时下令鸣击战鼓,军士万箭齐发,惊得曹军自相蹂践,坠入汉水中淹死者不计其数,反而取得大胜,刘备赞叹“子龙一身是胆也!”,封赵云为“虎威将军”。刘备去世后,刘禅先后加封赵云为征南将军、镇东将军、永昌亭侯。街亭之战,马谡败北,赵云也受连累被贬为镇军将军,陈寿赞扬赵云“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将其当做汉时开国元勋灌婴、夏侯婴这样的人物,赵云去世后,被谥曰顺平侯。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征战蜀国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