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游网

二战战术策略游戏攻略(二战战术策略游戏攻略大全)

今天给各位分享二战战术策略游戏攻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二战战术策略游戏攻略进行详细列举解释,一起来了解下吧!
  1. 二战时盟军有什么有效并大规模运用的反虎式战术或者武器吗?
  2. 为什么说日本正二战时期的战略弱,战术强?

二战时盟军有什么有效并大规模运用的反虎式战术或者武器吗?


先来看一下二战时许多盟军幸存下来的坦克指挥官对于“虎”式的评价:

1944年苏联坦克车组:

一辆虎式坦克出现在村子外,它一面开炮一面前进,在200-600米的距离上,我们已经有6辆T34被摧毁,我们向它发射的近30发反坦克炮弹都被它的装甲弹开。

1943年北非美国装甲团指挥官:

我们的坦克编队遭遇到了3辆虎式,在200-800米的距离上,我们通过不断地设计虎式坦克的履带,最终1辆虎式坦克因履带断裂而停下,这是我们即使在很近距离上都无法取得的战果,但最终我们8辆M4谢尔曼坦克被击毁,而被迫撤离,而虎式坦克无一损失,除了那辆履带断裂的,但即使不能前进,它也没有停下开炮。

1943年苏联坦克车长的报告:

我在400米的距离上超虎式拼命的开炮,但向着虎式坦克装甲相对较薄的侧面和炮塔发射的10颗穿甲弹都被弹开了,在摧毁了我的两翼的坦克后,它安全撤离。

…………

以上的这些报告只是大量反映虎式作战性能或者说劫后余生的幸存者们感到非常后怕的说法中的几个,从中我们足可以看出来虎式的作战优势和对于盟军心理上的震撼。

按照二战中战损比例,平均每摧毁一辆虎式坦克,就需要至少6-7辆盟军坦克作为代价,即使是强大的美军M4谢尔曼也是如此,这对整个盟军的装甲部队造成了心理上巨大的阴影。

巨大的牺牲,换取了盟军对于虎式的格外关注,找寻有效打击虎式的办法是盟军一直在研究的重要问题,但直到战争结束,虎式坦克始终很难成为盟军轻松解决的坦克。

虎式坦克,战斗全重56吨,正面装甲厚100毫米,炮塔弹盾厚度110毫米,即使是侧面也达到了80毫米,主炮是著名的88毫米KwK36型L/56加农炮,可以在1,000米以外击穿120毫米装甲,2,000米以外击穿87毫米装甲。

对付虎式的办法一直就是多辆坦克出击,靠着数量优势和牺牲精神,针对虎式的灵活机动性不足来获取最终的胜利。这是坦克面对虎式的无奈的办法,也是壮士断腕的精神。步兵则是依靠多人多组,在侧后方利用反坦克手雷或者炸药来摧毁虎式的履带从而达到破坏的作用,但牺牲也是非常大的。

后期占据了制空权的盟军,才找到了最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利用空中俯冲式轰炸机对虎式进行攻击,事实证明,即使到了今天,地面在强大的装甲力量也畏惧来自空中的杀手。

二战战术策略游戏攻略(二战战术策略游戏攻略大全)

最经典的战术就是“波佐犬狩猎”啊,当然这个名字是苏联人起的。说白了就是在中型坦克的主炮不足以在500~1000米距离上直接击穿虎式坦克正面的102毫米垂直表面硬化装甲,而老虎的88毫米KwK36坦克炮可以在1000米以上距离上轻易击穿T-34和M4“谢尔曼”正面装甲的情况下,多辆坦克同时快速从虎式侧面迂回,争取接近到可以击穿对方侧面装甲的情况下将其击毁,至少能够打断其履带或者击毁其侧面悬挂系统,打断老虎的腿。因此在“狂怒”里面,老虎诡异的主动接近甚至最后变成老虎和“谢尔曼”互相咬尾,实在是太WOT了。

不过“波佐犬狩猎”这种玩法不能经常玩,一辆虎式就可以对抗多辆对方中型坦克,但如果老虎背后还跟着四号或者三突,用虎式吸引敌方然后用自己的中型坦克反迂回,美苏的坦克部队可能被人家轻易包了饺子。所以苏联红军和美英军队都疯狂寻找可以击毁老虎的火炮。英国人的17磅炮大约是盟军方面最经典也最有名的打虎利器,当然这东西重量太大,在反坦克炮的行列里显得超重超长,伪装起来也不算容易,往履带底盘上装又对底盘的尺寸,对装甲座圈尺寸要求都很高(苏联Su-152和德国三突的设计就很容易解决这方面问题,可惜美国人反对搞这东西,弄出来的自行反坦克炮就是没盖的坦克)苏联红军最经典的屠虎武器就是著名的斯大林2和T-34-85啊,另外不好制造的ZIs-2型57毫米反坦克炮能够绝处逢生,也要感谢老虎的威胁。

这个还是比较多的!坦克方面有M4a3E6巨无霸、M4a3E8巨无霸、m4a4(76)W、m10狼獾、m18地狱猫!但有一点除了m18和m4w可以正面近距离击穿以外,其它只能侧面击穿。E6和E8的正面装甲虎式是击不穿的! 步兵方面有单兵巴祖卡火箭筒、九十毫米反坦克炮,步兵我只知道这些,不过对虎式造成最大伤亡的是p51野马对地攻击机,或者B17、b29重型轰炸机!

为什么说日本正二战时期的战略弱,战术强?

二战日本从来就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虽然日本内部在30年代对其“南进”和“北上”计划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可是日本内阁始终没有确定日本该走哪条路,最后的结果就是日本陆军走陆军的路,海军走海军的路。

第一个战略失误,也是最大的战略失误,就是全面侵华。首先不得不承认日本企图占领中国是正确的,这里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也是“北上”进攻苏联的极好的跳板,日本一直期望在东北建立强大的工业和移民东北,以东北作为日军的后方基地。这里要比日本本土近的多,补给也极其方便。

可是日本却错误的想彻底打败中国,妄图建立一个依附日本的伪政权。日本根本没有想到打败中国竟然需要这么长时间和如此多的军队,还没有成功。根本没有没有意识到中国仍旧是一个农业大国,靠占领中国的城市并不能逼迫中国投降。最后不仅没能迫使中国投降,还被牵制在中国内地战场近百万军队。

第二个战略失误:毫无准备的同苏联发生冲突,即诺门坎战役,日军惨败。这场战役的胜负无足轻重,这场战役其实对日本是有利的,至少让其真正认识到了苏军的战斗力,不再是之前妄想的能1:2的打败苏联。假使1941年日本决定实行北上配合德军夹击苏联,那么日军根据诺门坎战役的经验(日军认为进攻苏军要达到2:1的比例)会调集足够的陆军和坦克和空军来对付远东苏军。可惜日军由于对华政策失败,使得它根本无法集中足够的军队对付苏联,假使日军撤出中国的内地,收缩防线于东三省,和中国政府达成和解,节省出这一百万的陆军用于对苏作战,还是有希望的。

第三个战略失误:最终选择“南下”,进攻英美。这完全是下下之策,连日本自己都知道不可能战胜美国,日本就算打的再好,只能是和美国达成一个有利的和谈,绝不会打败美国。并且日本在决定南下时并没有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中国战场已无法抽身,虽然同苏联签订了中立条约,可是鉴于远东苏军上百万的兵力,日本又不得不留有相当数量的关东军来防御苏联。也就是说日本既要同美军在太平洋展开决战,又要保持相当的军工生产用于日本陆军作战。日本本就资源匮乏,还要保持海军和陆军共同的军工生产,无疑是两头都抓,两头都保不住!

所以日本的战略政策毫无理性而言,在苏联和美国这两个强大的敌人,只能选其一;海军和陆军也只能选其一;可惜日本乱七八糟的战略决策下,最终落得了和苏联和美国的同时敌对,还加上了一个不强但坚韧的中国,所以日本的战略可以说是非常不理智,甚至可以说毫无战略可言!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二战战术策略游戏攻略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